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规律探析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一、知行问题研究综述及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规律的研究价值第11-19页
 (一) 国内外思想家关于知行关系主张概述第11-17页
  1. 主知说第11-12页
  2. 主行说第12-16页
  3. 知行并重说第16-17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规律的研究价值第17-19页
  1. 理论价值第18页
  2. 实践价值第18-19页
二、思想政治教育认知与行为的关系第19-28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认知与行为的涵义第20-24页
  1. 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知”第20-21页
  2. 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行”第21-22页
  3. 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认知与行为的特殊性第22-24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认知与行为的一般关系第24-25页
  1. 认知支配行为第24页
  2. 行为反映认知第24页
  3. 行为对认知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作用第24-25页
 (三) 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认知与行为关系的复杂性第25-28页
  1. 知与行的一致第25页
  2. 知与行的分离第25-28页
三、知行统一的条件、模式、转化顺序及规律第28-51页
 (一) 知行统一的形成条件第28-38页
  1. 个体内部条件第28-35页
  2. 外部环境条件第35-38页
 (二) 知行统一的模式第38-45页
  1. 主动型统一第39-42页
  2. 被动型统一第42-45页
  3. 知行统一模式的交叉第45页
 (三) 认知与行为转化的顺序第45-49页
  1. 认知——行为第45-46页
  2. 行为——认知——行为第46-47页
  3. 情感——认知——行为第47页
  4. 意志——认知——行为第47-48页
  5. 环境——认知——行为第48-49页
 (四) 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规律第49-51页
  1. 教育发端多样律第49-50页
  2. 教化自化统一律第50-51页
  3. 内外因素协调律第51页
四、实现知行统一的途径第51-63页
 (一) 从推进受教育者认知的纬度促成其知行统一第51-54页
  1.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面引导第52页
  2. 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逻辑性、现实性第52-53页
  3. 培养受教育者对认知内容的认同感第53页
  4. 促进受教育者判断能力提高第53-54页
 (二) 从发展受教育者情感的层面促成其知行统一第54-55页
  1. 引导并端正受教育者的需求、动机第54页
  2. 提高受教育者的情感调控能力第54-55页
  3. 增强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能力第55页
 (三) 从提高受教育者意志的途径促成其知行统一第55-57页
  1. 提高受教育者的自制力第56页
  2. 提高受教育者的毅力第56页
  3. 针对受教育者的不同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方法第56页
  4. 鼓励受教育者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第56-57页
 (四) 从强化受教育者正确行为的途径促成其知行统一第57-58页
  1. 增强受教育者的行为能力第57-58页
  2.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第58页
 (五) 从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视域促成受教育者知行统一第58-60页
  1. 构建和谐共处的人际环境第58-59页
  2. 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第59-60页
 (六) 从重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角度促成其知行统一第60-61页
  1. 增加受教育者的自主选择机会第60页
  2. 发挥受教育者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第60-61页
 (七) 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角度促成受教育者知行统一第61-63页
  1. 合理运用奖惩手段第61-62页
  2.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个体差异性和针对性第62-63页
结束语第63-64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4-68页
后记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研究生社会实践研究
下一篇: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