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课题背景与来源 | 第9-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关于工业设计与工程技术设计衔接问题的研究 | 第11-12页 |
·关于产品并行开发的研究 | 第12-13页 |
·关于产品造型可行性研究的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9页 |
·本文思路和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 在造型开发中切入并行设计 | 第19-28页 |
·本章引论 | 第19页 |
·典型设计程序 | 第19-22页 |
·高校教学中应用的设计程序 | 第20-21页 |
·产品设计公司产品造型开发程序 | 第21-22页 |
·串行开发模式的弊端 | 第22-23页 |
·并行开发模式的切入 | 第23-25页 |
·造型并行开发的实施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数字化技术对造型并行设计的支持 | 第28-45页 |
·本章引论 | 第28页 |
·数字化造型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28-34页 |
·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技术 | 第34-40页 |
·计算机辅助技术 | 第35-36页 |
·数字化环境中造型设计平台的选择 | 第36-40页 |
·数字化环境下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方式 | 第40-41页 |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造型可行性研究 | 第41-44页 |
·计算机辅助技术对造型设计开发程序的影响 | 第41-43页 |
·基于CAS 的造型可行性研究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造型可行性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 第45-72页 |
·本章引论 | 第45页 |
·产品造型可行性研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 第45-50页 |
·造型可行性研究的含义与范畴 | 第45-47页 |
·造型可行性研究的活动范围 | 第47-48页 |
·造型可行性研究是造型设计与工程技术设计的衔接点 | 第48-49页 |
·造型可行性研究是设计师与工程师互通的“桥梁” | 第49-50页 |
·造型可行性研究中的物因、人因与情感因素 | 第50-58页 |
·物因——造型形态与结构、材料、工艺 | 第50-55页 |
·人因——造型可行性研究中设计师、工程师与造型可行性研究人员 | 第55-57页 |
·情感因素——造型可行性研究中的“感性”与“理性” | 第57-58页 |
·产品造型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58-68页 |
·效果图阶段 | 第58-60页 |
·确定拔模(冲压)方向和角度 | 第60-62页 |
·曲面品质的检验 | 第62-67页 |
·干涉检查 | 第67页 |
·注塑缺陷的改进 | 第67-68页 |
·造型可行性理论实施的关键问题——环节衔接点的控制与把握 | 第68-72页 |
5 案例研究——产品造型可行性研究应用实践 | 第72-81页 |
·本章引论 | 第72页 |
·案例:老年人代步电动车车身造型设计 | 第72-77页 |
·依据案例拟定产品造型可行性研究的一般流程 | 第77-78页 |
·评价与归纳 | 第78-8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1-84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81-83页 |
·总结 | 第81-82页 |
·创新点 | 第82-83页 |
·本文展望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