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高速电主轴系统复杂动态特性及其综合测试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12页
1 绪论第12-24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来源第12-14页
        1.2.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2-14页
        1.2.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4页
        1.2.3 本课题研究的来源第14页
    1.3 高速电主轴系统简介第14-17页
        1.3.1 电主轴结构特点第15-16页
        1.3.2 轴承润滑技术第16-17页
        1.3.3 冷却技术第17页
        1.3.4 电动机驱动和控制技术第17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1页
        1.4.1 电主轴实验方法与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8页
        1.4.2 高速轴承动态支承刚度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4.3 高速轴承摩擦损耗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1.4.4 电主轴动态加载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1-23页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第21-22页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2-23页
    1.6 本章小结第23-24页
2 高速电主轴性能与运行品质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研究第24-38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电主轴综合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第24-28页
        2.2.1 高速电主轴性能指标测试技术研发第25-26页
        2.2.2 高速电主轴运行品质检测核心技术—动态加载方法研究第26-28页
        2.2.3 高速电主轴数据采集技术研发第28页
    2.3 高速电主轴的结构设计第28-33页
    2.4 高速电主轴系统的设计第33-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3 高速电主轴动态支承刚度的建模与实验研究第38-56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轴承的刚度模型第38-44页
        3.2.1 拟静力学模型第38-42页
        3.2.2 组配轴承刚度求解流程第42-44页
    3.3 实验装置和数据分析方法第44-49页
        3.3.1 实验装置和原理第44-46页
        3.3.2 实验方案第46-47页
        3.3.3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第47-49页
    3.4 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第49-54页
        3.4.1 实验步骤第49-51页
        3.4.2 径向力对轴承刚度的影响第51-53页
        3.4.3 转速对轴承刚度的影响第53-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4 高速电主轴轴承摩擦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第56-92页
    4.1 引言第56-57页
    4.2 轴承摩擦损耗模型第57-73页
        4.2.1 整体经验法第57-61页
        4.2.2 局部分析法第61-71页
        4.2.3 摩擦系数第71-73页
    4.3 高速轴承摩擦特性的实验研究第73-80页
        4.3.1 自由减速法测量轴承摩擦损耗第73-76页
        4.3.2 能量平衡法测量轴承摩擦损耗第76-80页
    4.4 油气润滑参数对轴承摩擦损耗影响的建模与实验分析第80-88页
        4.4.1 各种摩擦因素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第80-81页
        4.4.2 供油量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第81-84页
        4.4.3 供气压力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第84-86页
        4.4.4 转速对轴承摩擦力矩的影响第86-88页
    4.5 其余运行参数对轴承摩擦损耗影响的实验研究第88-90页
        4.5.1 预紧力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第88-89页
        4.5.2 运行温度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第89-90页
    4.6 本章小结第90-92页
5 基于磁流变液的高速电主轴动态扭矩加载的实验研究第92-110页
    5.1 引言第92页
    5.2 磁流变液加载器的设计第92-97页
        5.2.1 磁流变液简介第92-93页
        5.2.2 加载原理和结构设计第93-95页
        5.2.3 设计注意事项第95-96页
        5.2.4 磁流变液加载系统的组成第96-97页
    5.3 磁流变液加载器的分析第97-101页
        5.3.1 本构关系第97-98页
        5.3.2 加载转矩计算第98-99页
        5.3.3 磁感应强度的仿真计算第99-101页
    5.4 加载扭矩的实验分析第101-105页
        5.4.1 实验装置和步骤第101-102页
        5.4.2 粘性阻尼转矩分析第102-103页
        5.4.3 剪切阻尼转矩分析第103-105页
    5.5 加载性能的实验分析第105-107页
        5.5.1 转矩稳定性分析第105-106页
        5.5.2 温度稳定性分析第106页
        5.5.3 可重复性分析第106-107页
    5.6 本章小结第107-110页
6 基于高压水射流的高速电主轴径/轴向力加载的实验研究第110-128页
    6.1 引言第110页
    6.2 高压水射流加载系统的原理和组成第110-114页
        6.2.1 高压水射流简介第110-111页
        6.2.2 加载系统的原理第111-112页
        6.2.3 加载系统的组成第112-114页
    6.3 高压水射流加载系统的设计和分析第114-120页
        6.3.1 射流冲击力的理论建模第114-115页
        6.3.2 射流冲击力的流场仿真分析第115-118页
        6.3.3 高压水射流的主参数设计第118-120页
    6.4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120-126页
        6.4.1 冲击力的标定实验第120-124页
        6.4.2 受载电主轴的动态性能测试第124-126页
    6.5 本章小结第126-128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28-132页
    7.1 全文总结第128-129页
    7.2 展望及后续工作第129-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0页
附录第140-142页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40页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40页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40-141页
    D.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41-142页
致谢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FL课堂中教师纠错性反馈的理论与实践
下一篇: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的可接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