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民歌的文化内涵及其音乐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 绪论 | 第7-10页 |
(一) 选题的由来及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1、选题的由来 | 第7-8页 |
2、选题目的、研究价值 | 第8页 |
(二)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0页 |
二 拉祜族民歌的类型 | 第10-23页 |
(一) 拉祜族民歌概要 | 第10-11页 |
(二) 拉祜族民歌的类型 | 第11-23页 |
1、叙事歌 | 第11-13页 |
2、祭祀歌 | 第13-15页 |
3、劳动歌 | 第15-17页 |
4、情歌 | 第17-19页 |
5、儿歌 | 第19-21页 |
6、习俗性民歌 | 第21-23页 |
三 拉祜族民歌的文化内涵 | 第23-32页 |
(一) 拉祜族民歌产生的环境 | 第23-27页 |
1、自然生态环境 | 第23页 |
2、人文环境 | 第23-27页 |
(二) 所体现的民族文化 | 第27-32页 |
1、原始信仰文化 | 第28-30页 |
2、葫芦文化 | 第30-31页 |
3、祭祀文化 | 第31-32页 |
四 拉祜族民歌的艺术特征 | 第32-44页 |
(一) 文化艺术特征 | 第32-35页 |
1、史诗性特征 | 第33页 |
2、传承性特征 | 第33-34页 |
3、娱乐性特征 | 第34-35页 |
(二) 音乐本体的形式特征 | 第35-44页 |
五 拉祜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 第44-47页 |
(一) 拉祜族民歌的传承现状 | 第44-45页 |
1、自然生态环境、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 | 第44-45页 |
2、作为传播主体的歌手日益减少 | 第45页 |
3、传媒的冲击导致人们审美趣味发生改变 | 第45页 |
(二) 拉祜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 第45-47页 |
1、传承的意义 | 第45-46页 |
2、传承与发展的措施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一) 著作类 | 第54-55页 |
(二) 学术论文 | 第55页 |
(三) 学位论文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