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造血干细胞移植 | 第10-12页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生成与治疗 | 第10-11页 |
·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移植 | 第11-12页 |
2 Notch信号途径和细胞增殖分化 | 第12-15页 |
·Notch受体配体蛋白Delta-like1的发现 | 第12-13页 |
·Delta-like1的作用机制 | 第13-14页 |
·人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和移植技术 | 第14-15页 |
3 重组蛋白的液相色谱制备 | 第15-23页 |
·重组蛋白包涵体的获得 | 第15-16页 |
·蛋白折叠液相色谱法在重组蛋白复性与同时纯化中的应用 | 第16-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7页 |
第一部分 可溶性人Delta-like1在 Escherichia coli中的表达及其培养工艺的研究 | 第27-46页 |
1 引言 | 第27-28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8-3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8-29页 |
·仪器 | 第28-29页 |
·试剂 | 第29页 |
·菌种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4页 |
·DNA重组 | 第29-30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30-31页 |
·菌种培养过程 | 第31-32页 |
·菌体密度 | 第32页 |
·pH | 第32页 |
·SDS-PAGE电泳操作 | 第32-34页 |
·目标蛋白表达量分析 | 第34页 |
·发酵液的回收 | 第3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4页 |
·GST-hDll1融合蛋白在Escherichia coli中的表达 | 第34-35页 |
·在摇瓶中pGEX/GST-hDll1菌株的培养基、培养条件筛选 | 第35-42页 |
·不同培养基中生长曲线和诱导时机的选择 | 第35-36页 |
·培养基种类的选择 | 第36页 |
·碳源的选择 | 第36-38页 |
·pH值对工程菌生长和 GST-hDll1表达的影响 | 第38-39页 |
·诱导表达时间对工程菌生长和GST-hDll1表达的影响 | 第39页 |
·培养温度对工程菌生长和GST-hDll1表达的影响 | 第39-40页 |
·摇瓶装液量对工程菌生长和GST-hDll1表达的影响 | 第40-41页 |
·摇床转速对工程菌生长和GST-hDll1表达的影响 | 第41-42页 |
·优化条件下Escherichia coli生长和GST-hDll1表达情况 | 第42页 |
·5L发酵罐培养 | 第42-44页 |
·分批发酵 | 第42-43页 |
·流加发酵 | 第43-44页 |
4 小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第二部分 可溶性人Delta-like1的包涵体回收及其液相色谱复性与同时纯化的工艺研究 | 第46-71页 |
1 引言 | 第46-48页 |
2 实验部分 | 第48-5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8-49页 |
·仪器 | 第48-49页 |
·试剂 | 第49页 |
·实验操作 | 第49-54页 |
·包涵体洗涤缓冲液的配制 | 第49-50页 |
·包涵体破碎、洗涤和溶解 | 第50页 |
·色谱柱的装填及柱效测定 | 第50-52页 |
·液相色谱复性与同时纯化 | 第52页 |
·电泳样品的处理 | 第52-53页 |
·SDS-PAGE电泳操作 | 第53页 |
·蛋白含量测定及质量回收率计算 | 第53页 |
·蛋白纯度 | 第53页 |
·质谱分析 | 第53页 |
·蛋白活性测定 | 第53-5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6页 |
·可溶性人Delta-like1的包涵体回收、溶解 | 第54-57页 |
·不同清洗方法对包涵体回收的影响 | 第54-55页 |
·包涵体的溶解 | 第55-57页 |
·重组蛋白GST-hDll1的蛋白折叠液相色谱法复性与同时纯化 | 第57-66页 |
·亲和色谱法对GST-hDll1重组蛋白的复性与纯化 | 第57-62页 |
·体积排阻色谱法对 GST-hDll1重组蛋白的复性与纯化 | 第62-64页 |
·疏水色谱法对GST-hDll1重组蛋白的复性与纯化 | 第64-65页 |
·阴离子交换色谱法对 GST-hDll1重组蛋白的复性与纯化 | 第65-66页 |
4 Delta-like1蛋白的理化性能鉴定 | 第66-68页 |
·质谱分析 | 第66-67页 |
·生物学活性测定 | 第67-68页 |
5 小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在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