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CONTENTS | 第9-11页 |
图表清单 | 第11-12页 |
1 导论 | 第12-20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安排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内容安排 | 第17-18页 |
·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8-20页 |
·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18页 |
·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18-20页 |
2 公司并购绩效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20-24页 |
·公司并购的相关概念的界定、分类和并购动因理论 | 第20-22页 |
·公司并购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分类 | 第20-21页 |
·公司并购动因理论阐述 | 第21-22页 |
·公司绩效理论 | 第22-24页 |
·公司绩效的内涵和分类 | 第22-23页 |
·并购绩效的层次 | 第23-24页 |
3 研究方法、绩效分析模型的建立和研究设计 | 第24-31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财务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4-26页 |
·绩效分析模型的构建过程 | 第26-28页 |
·研究设计 | 第28-31页 |
·并购类样本公司的来源和选取 | 第28-29页 |
·并购类样本公司的分析 | 第29-30页 |
·非并购类样本公司的分析 | 第30-31页 |
4 实证分析 | 第31-46页 |
·总体样本综合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31-39页 |
·总体样本的综合绩效的实证分析过程 | 第31-36页 |
·总体样本的综合绩效的实证结论分析 | 第36-39页 |
·不同财务视角下的绩效分析 | 第39-40页 |
·绩效结论分析的总结 | 第40-41页 |
·非并购类样本公司的绩效分析 | 第41-46页 |
·非并购类公司的综合得分函数公式 | 第41-43页 |
·非并购类公司的综合得分函数和正值比率 | 第43页 |
·并购类公司和非并购类公司的对比配对检验 | 第43-46页 |
5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下滑的原因与对策 | 第46-50页 |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下滑的原因分析 | 第46-48页 |
·并购融资交易方式单一 | 第46页 |
·并购动机不够明确,缺乏长远规划 | 第46页 |
·并购经验不足,整合能力薄弱 | 第46-47页 |
·政府的越位与缺位 | 第47页 |
·并购专业人才、机构和法律的缺失 | 第47-48页 |
·上市公司改善并购绩效的对策 | 第48-50页 |
·探索并购融资新模式,降低风险和成本 | 第48页 |
·并购应是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之一 | 第48页 |
·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整合能力和水平 | 第48-49页 |
·发挥政府对并购的引导支持作用 | 第49页 |
·强化并购人才、中介组织、法律、法规等配套服务的建设力度 | 第49-50页 |
总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60页 |
附录 1 并购类样本公司统计表 | 第54-55页 |
附录 2 非并购类样本公司统计表 | 第55-56页 |
附录 3 并购类样本公司各年度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 第56-59页 |
附录 4 不同财务视角下的各年度综合得分函数公式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读研期间学术成果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