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饮料作物论文--茶论文

EST-SSR和ISSR分子标记在云南茶树资源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7页
   ·遗传标记第16-17页
     ·形态标记第16页
     ·细胞学标记第16-17页
     ·生化标记第17页
     ·分子标记第17页
   ·分子标记类型、原理与特点第17-20页
     ·RFLP 标记第17-18页
     ·RAPD 标记第18页
     ·SCAR 标记第18-19页
     ·AFLP 标记第19页
     ·SSR 标记第19页
     ·ISSR 标记第19-20页
   ·分子标记在茶树上的应用进展第20-24页
     ·遗传多样性第21-22页
     ·系统分类与演化第22页
     ·分子鉴别第22-23页
     ·遗传图谱构建第23页
     ·亲本选择与早期鉴定第23-24页
     ·基因分离与克隆第24页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第24-27页
第二章 茶树EST-SSR 和ISSR 技术体系的适用性分析第27-38页
   ·材料与方法第27-30页
     ·材料第27页
     ·试剂准备第27-28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8-29页
     ·茶树基因组DNA 提取第29页
     ·EST-SSR 技术操作流程第29-30页
     ·ISSR 技术操作流程第30页
   ·结果与分析第30-35页
     ·不同退火温度对EST-SSR 扩增影响第30-31页
     ·EST-SSR 引物扩增的多态性第31-33页
     ·EST-SSR 技术体系的确立第33-34页
     ·ISSR 技术体系的确立第34-35页
   ·讨论第35-38页
     ·茶树基因组DNA 质量对PCR 的影响第35页
     ·EST-SSR 引物退火温度对PCR 的影响第35页
     ·EST-SSR 与ISSR 分子检测多态性效率第35-36页
     ·银染技术的关键及优点第36-38页
第三章 EST-SSR 标记在云南茶树资源研究上的应用第38-59页
   ·材料与方法第38-44页
     ·材料第38-41页
     ·EST-SSR 引物设计第41-44页
     ·EST-SSR 引物退火温度检测第44页
     ·EST-SSR 引物多态性筛选第44页
     ·云南茶树资源的EST-SSR 分析第44页
     ·数据处理第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57页
     ·EST-SSR 引物的多态性第44-47页
     ·云南茶树资源间的EST-SSR 分析第47-55页
     ·云南地方茶树资源的EST-SSR 分析第55-56页
     ·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EST-SSR 分析第56-57页
   ·结论与讨论第57-59页
     ·云南茶树资源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第57-58页
     ·云南茶树资源间的亲缘关系比较复杂第58-59页
第四章 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EST-SSR 和ISSR 比较研究第59-66页
   ·材料与方法第59-60页
     ·材料第59页
     ·EST-SSR 分析和ISSR 分析第59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59-60页
   ·结果与分析第60-65页
     ·信息量检测效率比较第60页
     ·遗传距离、遗传一致度与相似系数比较第60-64页
     ·聚类分析结果比较第64-65页
   ·讨论第65-66页
     ·EST-SSR 标记和ISSR 标记信息量比较第65页
     ·EST-SSR 标记和ISSR 标记的多态性及遗传变异第65-66页
第五章 云南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 研究第66-77页
   ·材料与方法第66-68页
     ·材料第66页
     ·ISSR 引物退火温度及多态性筛选第66-67页
     ·云南茶树资源的ISSR-PCR 分析第67-68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68页
   ·结果与分析第68-76页
     ·ISSR 标记的多态性第68-70页
     ·资源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70-72页
     ·资源间的主成分分析第72-74页
     ·不同种和变种群体间的亲缘关系分析第74-76页
   ·讨论第76-77页
第六章 云南茶树资源ISSR 指纹图谱的构建第77-88页
   ·材料与方法第77-78页
     ·材料第77页
     ·ISSR-PCR 分析第77-78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78页
   ·结果与分析第78-86页
     ·ISSR-PCR 扩增谱带分析第78-83页
     ·茶树指纹图谱构建第83-86页
   ·讨论第86-88页
第七章 云南大理茶与福鼎大白茶种间杂交材料的鉴定第88-94页
   ·材料与方法第88-89页
     ·材料第88-89页
     ·基因组的提取、检验第89页
     ·ISSR-PCR 分析第89页
     ·数据处理第89页
   ·结果与分析第89-92页
     ·ISSR-PCR 扩增分析第89-91页
     ·遗传相似系数与聚类分析第91-92页
   ·讨论第92-94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94-97页
   ·全文结论第94-95页
   ·展望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作者简介第110-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ln1-3、Gln1-4氮利用效率关联性分析
下一篇: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类型间重要性状差异及其遗传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