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胸肌与腿肌组织差异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胸肌与腿肌肌纤维类型 | 第11-12页 |
·肌纤维与肉质性状间的关系 | 第12页 |
·胸肌与腿肌中肌内脂肪(IMF)含量的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肌内脂肪 | 第12-13页 |
·胸肌与腿肌中脂肪合成与分解的相关生化机理 | 第13-15页 |
·影响 IMF 含量相关候选基因 | 第15-17页 |
·胸肌与腿肌中肌苷酸(IMP)含量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胸肌与腿肌中 IMP 产生与代谢的生化机理 | 第17-18页 |
·影响 IMP 含量相关候选基因 | 第18-19页 |
·影响 IMP 含量的因素 | 第19-20页 |
·胸肌与腿肌肉品质差异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胸肌与腿肌肉品性能差异 | 第20-21页 |
·胸肌与腿肌 IMF 和 IMP 含量差异的候选基因 | 第21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35页 |
·试验动物与饲养 | 第23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23页 |
·性状测定 | 第23-26页 |
·生长及胴体性状测定 | 第23-24页 |
·肉品质性状测定 | 第24-25页 |
·IMF 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IMP 含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肌肉组织纤维冰冻切片分析 | 第26-28页 |
·主要仪器 | 第26-27页 |
·主要药品及试剂配置 | 第27页 |
·主要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计数 | 第28页 |
·候选基因的定量测定 | 第28-33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8-29页 |
·工具酶及主要试剂 | 第29页 |
·主要药品及试剂配方 | 第29页 |
·实时荧光定量 PCR 反应所用引物 | 第29-30页 |
·主要试验方法 | 第30-33页 |
·酶活测定 | 第33-34页 |
·主要仪器 | 第33页 |
·主要试剂盒与试剂制备 | 第33-34页 |
·组织匀浆的制备 | 第34页 |
·主要试验方法 | 第34页 |
·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5-46页 |
·胴体性状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肉质性状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肌肉组织差异对肉品质的影响 | 第36-37页 |
·肌肉组织差异对 IMF 和 IMP 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饲养方式对胸肌和腿肌肉品质的影响 | 第38-40页 |
·组织间肌纤维类型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酶活与 IMF 和 IMP 含量的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IMF 和 IMP 含量的相关酶活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IMF 和 IMP 含量与相关酶活力的相关分析 | 第42-43页 |
·候选基因 MRNA 表达量与 IMF 和 IMP 含量的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总 RNA、反转录及 Real-time 荧光定量检测结果 | 第43-44页 |
·候选基因mRNA 表达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6-51页 |
·胸肌与腿肌肌纤维类型与肉品性能差异 | 第46页 |
·胸肌与腿肌 IMF 和 IMP 相关酶活差异 | 第46-47页 |
·胸肌与腿肌 IMF 和 IMP 相关候选基因 mRNA 表达量差异 | 第47-49页 |
·饲养方式对肉品性能及肌纤维特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饲养方式对 IMF 和 IMP 代谢相关酶活和候选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