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国外快速公交系统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快速公交系统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第2章 快速公交系统简介 | 第18-27页 |
·系统的组成 | 第18-22页 |
·专用车道 | 第18-19页 |
·专用车站 | 第19-20页 |
·专用车辆 | 第20-21页 |
·智能信息系统 | 第21页 |
·运营服务 | 第21-22页 |
·系统的特点 | 第22-24页 |
·BRT 系统的优点 | 第22-23页 |
·BRT 系统的缺点 | 第23-24页 |
·系统的功能定位 | 第24-26页 |
·系统在我国的适用条件 | 第26-27页 |
第3章 快速公交系统设计方案研究 | 第27-63页 |
·广州市快速公交系统简介 | 第27-29页 |
·概况 | 第27-28页 |
·系统主要特征参数 | 第28-29页 |
·专用道设计方案 | 第29-38页 |
·专用道设计的基本方法 | 第29-32页 |
·评选指标及设置形式比选 | 第32-35页 |
·广州中山大道BRT 专用道设计 | 第35-38页 |
·BRT 基础设施设计方案 | 第38-59页 |
·交叉口 | 第38-51页 |
·行人设施 | 第51页 |
·BRT 车站方案设计 | 第51-59页 |
·BRT 车辆设计方案 | 第59-60页 |
·ITS 在 BRT 系统中的应用设计方案 | 第60-63页 |
第4章 快速公交系统设计方案评价及仿真 | 第63-79页 |
·广州快速公交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 第63-66页 |
·仿真软件的选择 | 第63-64页 |
·仿真所需基础数据 | 第64-65页 |
·仿真模型模块及功能 | 第65-66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66-70页 |
·建立原则 | 第66页 |
·建立方法 | 第66-67页 |
·评价体系结构 | 第67页 |
·评价指标选取 | 第67-70页 |
·灰色聚类分析方法评价快速公交系统设计方案的原理和步骤 | 第70-72页 |
·关键交叉口设计方案评价 | 第72-79页 |
·交叉口概况 | 第72-74页 |
·仿真模型建立 | 第74-76页 |
·交叉口交通组织方案评价 | 第76-7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9-81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不足和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