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37定检工卡中的手写汉字识别后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航空维修的重要性 | 第11页 |
·数字化维修是航空维修发展趋势 | 第11页 |
·实现数字化维修的前提条件就是维修信息电子化 | 第11-12页 |
·维修信息组成及主要记录形式 | 第12-13页 |
·目前工卡收集状况及存在问题 | 第13页 |
·本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定检工卡介绍及其数字化的难点 | 第15-29页 |
·工卡介绍 | 第15-17页 |
·工卡的概念 | 第15页 |
·例行工卡的介绍 | 第15-17页 |
·工卡维修记录的保存 | 第17页 |
·工卡的修订 | 第17页 |
·定检工卡的基本特征 | 第17-18页 |
·OCR 介绍 | 第18-22页 |
·OCR 系统的概念 | 第18页 |
·OCR 技术的现状 | 第18-20页 |
·OCR 系统的处理一般步骤 | 第20-22页 |
·OCR 识别对象分类及相应技术 | 第22-25页 |
·手写体字符识别 | 第22-24页 |
·印刷体字符识别 | 第24-25页 |
·OCR 技术的应用实例及侧重点 | 第25页 |
·OCR 技术在定检工卡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定检工卡中内容的处理方式及其关键技术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汉字识别后处理方法介绍 | 第29-34页 |
·基于规则的后处理方法 | 第29-32页 |
·简单的词匹配 | 第29-30页 |
·综合词匹配 | 第30-31页 |
·词法分析 | 第31页 |
·句法、语义分析 | 第31-32页 |
·基于统计的识别方法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语言模型的选取及相关基础 | 第34-45页 |
·自然语言理解介绍 | 第34-35页 |
·语言模型 | 第35-39页 |
·Markov 模型 | 第35-37页 |
·基于决策树的语言模型 | 第37页 |
·N 元语言模型 | 第37-38页 |
·动态、自适应、基于缓存的语言模型 | 第38页 |
·统计语言模型的比较 | 第38-39页 |
·字符编码 | 第39-42页 |
·西文字编码 | 第40页 |
·中文字符编码 | 第40-42页 |
·字符编码知识的作用 | 第42页 |
·字频统计 | 第42-44页 |
·单字频统计 | 第43页 |
·双字字频统计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汉字识别后处理软件实现 | 第45-60页 |
·汉字后处理识别系统结构 | 第45-46页 |
·录入模块 | 第46-48页 |
·手动录入 | 第46页 |
·TXT 文档录入 | 第46-47页 |
·XLM 录入 | 第47-48页 |
·数据库模块 | 第48-49页 |
·专业词库结构 | 第49页 |
·统计词库结构 | 第49页 |
·结果保存数据库结构 | 第49页 |
·统计模块 | 第49-54页 |
·语料库统计概述 | 第49-50页 |
·机务专业词库二元同现概率统计 | 第50-54页 |
·同现概率的计算 | 第54页 |
·机务专业语料库的统计结果及分析 | 第54页 |
·识别模块 | 第54-59页 |
·词库识别 | 第55-57页 |
·统计识别 | 第57-58页 |
·关于拒识字 | 第58-59页 |
·首字问题 | 第59页 |
·实验结果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2-73页 |
1.研究项目 | 第72页 |
2.发表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