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区古树名木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与旅游产品策划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7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 国内外古树名木旅游研究及实践 | 第10-13页 |
3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4 研究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研究的基础理论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古树名木旅游概述 | 第17-23页 |
1 何谓古树名木 | 第17-18页 |
·国家通行标准 | 第17页 |
·地方单行标准 | 第17-18页 |
2 古树名木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 第18-21页 |
·旅游资源的概念 | 第18-19页 |
·古树名木旅游资源的概念 | 第19页 |
·古树名木旅游资源的特点 | 第19-21页 |
3 古树名木旅游的概念与特点 | 第21-23页 |
·古树名木旅游的概念 | 第21页 |
·古树名木旅游的特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古树名木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 第23-59页 |
1 古树名木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3-24页 |
·评价的原则 | 第23-24页 |
·灰色系统理论 | 第24页 |
2 古树名木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第24-26页 |
·构建古树名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原则 | 第24-25页 |
·古树名木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 | 第25-26页 |
3 福州城区古树名木旅游资源评价样本的选择 | 第26-32页 |
·福州城区古树名木旅游资源评价对象 | 第26-32页 |
·福州城区古树名木旅游资源评价对象详细数据 | 第32页 |
4 福州城区古树名木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 第32-34页 |
·榕树广布 | 第32页 |
·历史久远 | 第32页 |
·闻名遐迩 | 第32-33页 |
·景观奇特 | 第33页 |
·外来树种众多 | 第33页 |
·分布相对集中 | 第33-34页 |
5 福州城区古树名木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 第34-59页 |
·评价指标的量化 | 第34-38页 |
·原始数据的处理 | 第38页 |
·关联系数的求取 | 第38页 |
·关联度的求取 | 第38页 |
·分等评价因素权重的求取 | 第38-55页 |
·总分值的计算 | 第55页 |
·古树名木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 第55-58页 |
·评价结果 | 第58-59页 |
第三章 福州城区古树名木旅游产品策划 | 第59-69页 |
1 福州城区古树名木旅游产品策划原则 | 第59-60页 |
·市场导向原则 | 第59页 |
·保护优先原则 | 第59页 |
·开发适度原则 | 第59-60页 |
·可参与性原则 | 第60页 |
·保持特色原则 | 第60页 |
·综合效益原则 | 第60页 |
2 福州城区古树名木旅游产品策划 | 第60-69页 |
·观光旅游产品策划 | 第60-63页 |
·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策划 | 第63-65页 |
·科普教育旅游产品策划 | 第65-66页 |
·摄影采风旅游产品策划 | 第66-67页 |
·爱国教育旅游产品策划 | 第67-69页 |
第四章 文章结论与讨论 | 第69-71页 |
1 文章主要结论 | 第69-70页 |
2 文章创新点 | 第70页 |
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70-71页 |
附录1 | 第71-80页 |
附录2 | 第80-84页 |
附录3 | 第84-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个人简历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