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福州方言音系研究概观 | 第7-9页 |
二、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三、关于《中国音韵学研究》的传播与研究 | 第10-13页 |
第一章 高本汉及其《中国音韵学研究》 | 第13-19页 |
第一节 高本汉生平及主要成果 | 第13-14页 |
一、高本汉生平 | 第13页 |
二、高本汉主要成果 | 第13-14页 |
第二节 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的成书过程及其地位 | 第14页 |
第三节 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四节 高本汉对中国语言学的认识及其研究方言的思路 | 第16-19页 |
一、高本汉对中国语言学研究成果的评价 | 第16页 |
二、高本汉研究汉语方言的目标 | 第16页 |
三、高本汉研究汉语方言的方法 | 第16-17页 |
四、高本汉研究汉语方言的材料 | 第17页 |
五、高本汉研究汉语方言的工具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高本汉描写的福州方言音系 | 第19-29页 |
第一节 声母系统 | 第19-23页 |
一、声母分析 | 第19-20页 |
二、声母系统比较研究 | 第20-21页 |
三、高氏3个特殊的辅音音标说明 | 第21-23页 |
四、小结 | 第23页 |
第二节 韵母系统 | 第23-28页 |
一、韵母分析 | 第23-24页 |
二、韵母系统比较研究 | 第24-27页 |
三、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声调系统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福州方音字汇 | 第29-41页 |
第四章 高本汉对福州音系历史比较音韵的研究 | 第41-53页 |
第一节 福州方言声母古今对比 | 第41-46页 |
第二节 福州方言韵母古今对比 | 第46-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