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地学论文--环境地质学论文

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的监测与采动影响规律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21页
1 绪论第21-25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21-22页
   ·研究目标第22页
   ·研究内容第22-23页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与关键环境要素确定第22页
     ·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演变规律监测与分析第22-23页
   ·技术路线第23-25页
2 研究综述第25-37页
   ·荒漠区环境问题研究第25-29页
     ·荒漠化与土地利用覆盖研究第25-26页
     ·荒漠区植被、土壤水、地下水关系研究第26-29页
   ·荒漠矿区环境问题与生态重建研究第29-32页
     ·荒漠矿区环境问题第29-30页
     ·东西部矿区环境问题差异第30-31页
     ·矿区生态重建第31-32页
   ·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监测技术第32-36页
     ·植被覆盖动态监测第32-34页
     ·水资源动态监测第34-36页
   ·总结第36-37页
3 研究区域概况第37-43页
   ·研究区域整体概况第37-40页
     ·地理位置第37-38页
     ·地形地貌第38页
     ·水文第38页
     ·气候第38-39页
     ·植被第39-40页
     ·土壤第40页
   ·研究区主要矿井情况第40-43页
     ·补连塔矿井第41页
     ·大柳塔矿井第41-42页
     ·榆家梁矿井第42页
     ·活鸡兔矿井第42页
     ·乌兰木伦矿井第42-43页
4 荒漠矿区植被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第43-80页
   ·植被信息指示因子选择第44-45页
   ·基于MODIS 的大尺度植被时空演变分析第45-56页
     ·MODIS 数据获取与处理第45-47页
     ·基于MODIS 的NDVI 时序变化分析第47-48页
     ·NDVI 时序变化与气候因子相关分析第48-51页
     ·矿区MODIS-NDVI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第51-56页
     ·小结第56页
   ·基于Landsat 的植被时空变异分析第56-78页
     ·Landsat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第56-59页
     ·NDVI 计算与分析第59-63页
     ·基于Landsat 的植被空间特征统计分析第63-65页
     ·采区与非采区植被差异分析第65-72页
     ·主要矿井植被现场调查分析第72-75页
     ·采区与非采区植被相对变化分析第75-78页
     ·小结第78页
   ·总结第78-80页
5 浅层土壤含水遥感反演及其空间变异规律研究第80-114页
   ·遥感监测土壤含水率的基本原理第81页
   ·研究方法第81-105页
     ·土壤反射率法第81-83页
     ·土壤湿度分量法第83页
     ·地形湿度指数法第83-87页
     ·基于TM 的表观热惯量法第87-93页
     ·土壤温度信息反演第93-100页
     ·土壤含水率反演模型建立第100-105页
   ·矿区土壤含水反演与空间差异分析第105-112页
     ·矿区土壤含水率反演第105页
     ·土壤含水率与植被、地形相互影响关系第105-108页
     ·采区与非采区土壤含水率差异比较第108-112页
   ·总结第112-114页
6 沉陷区包气带土壤含水分布规律研究第114-134页
   ·沉陷区包气带土壤含水研究背景第114-115页
   ·探地雷达基本原理第115-117页
   ·GPR 探测包气带土壤水理论与物性基础分析第117-119页
   ·野外实测与图像解译第119-124页
     ·测线布置与野外实测第119-121页
     ·图像处理与解译第121-124页
   ·探测结果应用分析第124-129页
     ·包气带土壤水垂向分布规律研究第124-125页
     ·变形区土壤水横向分布差异研究第125-129页
   ·GPR 实验验证第129-131页
   ·总结第131-134页
7 工作面尺度下地下水位变化及其影响分析第134-148页
   ·研究区数据获取第134-136页
   ·采矿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第136-146页
     ·绝对水位高程变化第136-139页
     ·离地表的相对水位变化第139-141页
     ·含水层厚度变化第141页
     ·采矿对地下水的影响过程第141-143页
     ·地下水受三带变化影响分析第143-145页
     ·地下水位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第145-146页
   ·总结第146-148页
8 荒漠矿区环境要素关系模型第148-154页
   ·NDVI 与土壤含水率关系模型第148-150页
   ·荒漠区地下水与土壤含水率关系模型第150-151页
   ·荒漠区植被与地下水关系模型第151-152页
   ·地下水位变化对植被影响的判别模型第152-154页
9 结论与建议第154-159页
   ·主要结论第154-156页
     ·监测技术方面第154-155页
     ·影响规律方面第155-156页
   ·荒漠矿区资源环境协调开采建议措施第156-157页
   ·论文主要创新第157-158页
   ·研究不足第158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第158-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74页
作者简历第174-17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矿区岩溶地下水动态的随机模拟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3S”技术的新疆融雪洪水预测预警及决策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