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民界分论
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8页 |
导论 | 第18-38页 |
一、缘起 | 第18-2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22-3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32-35页 |
四、研究进路与方法选择 | 第35-38页 |
第一章 宪民调整对象界分论 | 第38-80页 |
一、部门法划分理论与宪民界分标准之争 | 第38-47页 |
二、宪民界分标准确定之宪法的调整对象 | 第47-53页 |
三、宪民界分标准确定之民法的调整对象 | 第53-67页 |
四、宪民调整对象的一般区分 | 第67-80页 |
第二章 宪民法律地位界分论 | 第80-112页 |
一、民法作为宪法的基础 | 第80-86页 |
二、作为根本法与最高法的宪法 | 第86-96页 |
三、宪法之于民法的效力 | 第96-112页 |
第三章 宪民价值功能界分论 | 第112-136页 |
一、确认权利功能之界分 | 第112-115页 |
二、限制权力的宪法功能论 | 第115-128页 |
三、防止私人侵害的民法功能论 | 第128-136页 |
第四章 宪民权利界分论 | 第136-165页 |
一、权利本质论 | 第136-140页 |
二、权利主体界分 | 第140-148页 |
三、权利类型比较 | 第148-155页 |
四、权利功能界分 | 第155-158页 |
五、权利限制界分 | 第158-165页 |
结语:宪法与民法的平衡发展 | 第165-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178-191页 |
致谢 | 第191-1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94-19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