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白藜芦醇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线粒体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4页
第1章 引言第14-21页
 1. 白藜芦醇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第14-17页
   ·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第14-15页
   ·白藜芦醇的抗炎症作用第15-16页
   ·白藜芦醇对血管的调节作用第16页
   ·白藜芦醇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第16-17页
   ·白藜芦醇的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第17页
 2.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7-21页
第2章 白藜芦醇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第21-4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1-33页
   ·实验细胞第21-22页
   ·主要试剂第22页
   ·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第22-23页
   ·实验方法第23-33页
   ·数据处理第33页
 2. 实验结果第33-42页
   ·白藜芦醇量效关系的确定第33-35页
   ·白藜芦醇预处理对H9c2心肌细胞A/R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第35-36页
   ·白藜芦醇预处理对H9c2心肌细胞A/R损伤后ROS生成的影响第36-37页
   ·白藜芦醇预处理对H9c2心肌细胞A/R损伤后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酶的影响第37-39页
   ·白藜芦醇预处理对H9c2心肌细胞A/R损伤后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第39页
   ·白藜芦醇预处理对H9c2心肌细胞A/R损伤后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第39-41页
   ·白藜芦醇预处理对H9c2心肌细胞A/R损伤后mPTP开放的影响第41-42页
 3. 讨论第42-45页
 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VDAC1介导的白藜芦醇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线粒体机制第46-109页
 第1节 靶向VDAC1基因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6-6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60页
   ·实验细胞第46-47页
   ·主要试剂第47-48页
   ·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第48-49页
   ·实验方法第49-59页
   ·数据处理第59-60页
  2. 实验结果第60-62页
   ·重组VDAC1 shRNA干扰质粒pSUPER-VDAC1的单酶切鉴定结果第60页
   ·重组VDAC1 shRNA干扰质粒pSUPER-VDAC1的测序分析结果第60-61页
   ·pSUPER-VDAC1有效抑制VDAC1表达第61-62页
  3. 讨论第62-65页
  4. 小结第65-66页
 第2节 VDAC1真核表达载体pFLAG-VDAC1的构建第66-8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6-75页
   ·实验细胞第66页
   ·主要试剂第66页
   ·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第66页
   ·实验方法第66-75页
   ·数据处理第75页
  2. 实验结果第75-79页
   ·总RNA提取的纯度与质量第75-76页
   ·T-A克隆重组体pMD18-T/VDAC1的双酶切鉴定结果第76-77页
   ·pFLAG-VDAC1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结果第77页
   ·pFLAG-VDAC1重组质粒的测序分析结果第77-78页
   ·pFLAG-VDAC1重组质粒在H9c2心肌细胞的表达第78-79页
  3. 讨论第79-81页
  4. 小结第81-82页
 第3节 VDAC1介导的白藜芦醇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第82-10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2-86页
   ·实验细胞第82页
   ·主要试剂第82页
   ·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第82页
   ·实验方法第82-85页
   ·数据处理第85-86页
  2. 实验结果第86-105页
   ·A/R损伤及白藜芦醇预处理对VDAC1蛋白表达的影响第86-87页
   ·RNAi沉默VDAC1对H9c2心肌细胞A/R损伤的影响第87-96页
   ·VDAC1真核表达载体pFLAG-VDAC1对白藜芦醇抗A/R损伤的影响第96-105页
  3. 讨论第105-107页
  4.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4章 VDAC1对mPTP开放的调节机制研究第109-12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09-112页
   ·实验细胞第109-110页
   ·主要试剂第110页
   ·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第110页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110页
   ·实验方法第110-112页
   ·数据处理第112页
 2. 实验结果第112-119页
   ·不同处理组对H9c2心肌细胞A/R损伤后线粒体内Cl~-浓度的影响第112-113页
   ·不同处理组对H9c2心肌细胞A/R损伤后线粒体内Ca~(2+)浓度的影响第113-115页
   ·不同处理组对H9c2心肌细胞A/R损伤后线粒体内ROS含量的影响第115-116页
   ·不同处理组对H9c2心肌细胞A/R损伤后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第116页
   ·不同处理组对H9c2心肌细胞A/R损伤后mPTP开放的影响第116-117页
   ·不同处理组对H9c2心肌细胞A/R损伤后Cyt C从线粒体向胞浆释放的影响第117-118页
   ·不同处理组对H9c2心肌细胞A/R损伤后caspase-3活性的影响第118-119页
 3. 讨论第119-121页
 4.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第5章 结论第122-123页
致谢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32-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蛔虫种群分子遗传学进一步研究
下一篇:时延力反馈遥操作系统的跟踪性能及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