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寄生虫学论文

中国蛔虫种群分子遗传学进一步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1章 综述第14-24页
   ·人蛔虫和猪蛔虫比较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展望第14-18页
     ·早期的研究第14-15页
     ·近期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展望第17-18页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意义和创新点第18-21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9-20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20-21页
 参考文献第21-24页
第2章 中国人蛔虫和猪蛔虫的谱系地理学研究第24-41页
   ·引言第24-25页
   ·材料和方法第25-27页
     ·蛔虫样本和数据第25-26页
     ·人、猪蛔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第26页
     ·人蛔虫和猪蛔虫种群的历史群口模式第26页
     ·人、猪蛔虫种群内和种群间基因流第26页
     ·蛔虫种群系统发育重建第26-27页
     ·蛔虫种群单倍型网络图第27页
   ·结果第27-32页
     ·遗传多样性和历史群口模式第27-30页
     ·基于两个基因序列联合分析的系统发育第30页
     ·中国蛔虫种群间基因流分析第30-31页
     ·中国蛔虫种群单倍型网络图第31-32页
   ·讨论第32-36页
 参考文献第36-41页
第3章 中国大陆G2型人蛔虫和猪蛔虫遗传多样性研究第41-59页
   ·引言第41-43页
   ·材料和方法第43-45页
     ·材料第43页
     ·方法第43-45页
   ·结果第45-53页
     ·蛔虫样本ITS1基因分型第45-46页
     ·微卫星PCR扩增产物琼脂糖电泳图谱第46页
     ·微卫星PCR扩增产物毛细管电泳图谱第46-47页
     ·G2型人蛔虫和G2型猪蛔虫的等位基因及频率差异第47-52页
     ·G2型人蛔虫和猪蛔虫的遗传多样性参数第52页
     ·蛔虫种群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第52-53页
   ·讨论第53-56页
     ·蛔虫微卫星标记和等位基因第53-54页
     ·G2型人蛔虫和猪蛔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第54-55页
     ·G2型人蛔虫和猪蛔虫间的种群遗传分化第55页
     ·G2型人、猪蛔虫基因流分析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第4章 中国大陆人蛔虫和猪蛔虫交叉感染及杂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第59-87页
   ·引言第59-61页
   ·材料和方法第61-62页
     ·材料第61页
     ·方法第61-62页
   ·结果第62-82页
     ·中国六省样本的基因型鉴定第63页
     ·中国人蛔虫和猪蛔虫宿主交叉感染情况第63-68页
     ·中国六省人蛔虫和猪蛔虫杂交个体的鉴定第68-81页
     ·中国六省人蛔虫和猪蛔虫宿主交叉感染和蛔虫杂交个体情况汇总第81-82页
   ·讨论第82-85页
 参考文献第85-87页
第5章 猪蛔虫一妻多夫现象的分子遗传学证据第87-97页
   ·引言第87-88页
   ·材料和方法第88-90页
     ·样本来源和基因组DNA提取第89页
     ·微卫星扩增和基因分型第89页
     ·父系分析第89-90页
     ·遗传多样性分析第90页
   ·结果第90-91页
   ·讨论第91-94页
 参考文献第94-9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97-99页
   ·结论第97页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97-99页
致谢第99-10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非淀粉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区系及糖转运载体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白藜芦醇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线粒体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