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Plug-in HEV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Plug-in HEV的特点 | 第10-12页 |
·Plug-in HEV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6页 |
·课题的来源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Plug-in混合动力客车方案确定 | 第17-22页 |
·XQ6103 传统客车的参数 | 第17-18页 |
·XQ6103 纯电动客车的技术描述 | 第18-19页 |
·Plug-in混合动力客车的方案确定 | 第19-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Plug-in串联混合动力客车的参数匹配 | 第22-33页 |
·Plug-in串联混合动力客车的设计要求 | 第22页 |
·电机参数的确定 | 第22-26页 |
·电机峰值功率及额定功率的选择 | 第22-25页 |
·电机最高转速及额定转速的选择 | 第25页 |
·电机额定电压的选择 | 第25-26页 |
·发动机和发电机参数设计 | 第26页 |
·电池参数选择 | 第26-29页 |
·电池的电压等级 | 第26-27页 |
·电池的功率参数 | 第27页 |
·电池能量参数 | 第27-29页 |
·传动系速比确定 | 第29-31页 |
·匹配结果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Plug-in串联混合动力客车的控制策略 | 第33-44页 |
·Plug-in串联混合动力总成的能量流动 | 第33-34页 |
·Plug-in串联混合动力总成的控制策略 | 第34-36页 |
·控制策略概述 | 第34页 |
·纯电动策略 | 第34-35页 |
·以电为主的混合策略 | 第35-36页 |
·Plug-in串联混合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 | 第36-37页 |
·Plug-in串联混合动力控制算法 | 第37-43页 |
·控制算法要达到的功能要求 | 第37-38页 |
·扭矩输出指令子程序 | 第38-40页 |
·电机的输入和输出子程序 | 第40-41页 |
·电池的输入和输出子程序 | 第41-42页 |
·发动机—发电机组开关子程序 | 第42页 |
·发动机—发电机组输出指令子程序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Plug-in串联混合动力客车的建模仿真 | 第44-69页 |
·仿真软件ADVISOR简介 | 第44-47页 |
·ADVISOR的界面 | 第44-46页 |
·ADVISOR的功能 | 第46页 |
·ADVISOR的内部模块 | 第46-47页 |
·Plug-in串联混合动力控制策略在ADVISOR中的实现 | 第47-53页 |
·功率总线模块 | 第48页 |
·控制策略模块 | 第48-53页 |
·后驱模块的开发 | 第53-56页 |
·Plug-in串联混合动力客车各部件在ADVISOR中的建模实现 | 第56-64页 |
·整车模块 | 第57页 |
·车轮模块 | 第57-58页 |
·变速器模块 | 第58-59页 |
·电机模块 | 第59-60页 |
·发动机模块 | 第60-61页 |
·发电机模块 | 第61-62页 |
·能量存储模块 | 第62-64页 |
·仿真结果 | 第64-68页 |
·车辆仿真循环工况的选择 | 第64页 |
·动力性仿真结果 | 第64-66页 |
·经济性仿真结果 | 第66-67页 |
·仿真结果比较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全文总结 | 第69页 |
·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摘要 | 第76-78页 |
ABSTRACT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