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外轨道交通换乘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内轨道交通换乘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7-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论文结构 | 第19-21页 |
2 轨道交通换乘型式分析 | 第21-37页 |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 | 第21页 |
·换乘分类 | 第21-32页 |
·按换乘方式分类 | 第22-24页 |
·按车站站位关系划分 | 第24-32页 |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选择因素分析 | 第32-36页 |
·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 | 第32-33页 |
·换乘站线路的修建顺序、交织形式 | 第33-34页 |
·换乘站的换乘客流量与周围交通、商业开发 | 第34-35页 |
·车站所处位置及工程概况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3 轨道交通换乘客流特性分析 | 第37-47页 |
·客流术语及影响原理分析 | 第37-39页 |
·客流术语 | 第37-38页 |
·影响原理分析 | 第38-39页 |
·车站客流随时间分布特征 | 第39-41页 |
·换乘站客流分析 | 第41-45页 |
·换乘站客流发生源分析 | 第41-42页 |
·换乘站客流特性分析 | 第42-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4 轨道交通换乘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第47-57页 |
·换乘存在问题 | 第47-52页 |
·换乘设施问题 | 第47-49页 |
·换乘组织问题 | 第49-52页 |
·现状轨道交通换乘不理想原因分析 | 第52-53页 |
·客流预测不准,换乘客流规模预测值与实际出入太大 | 第52-53页 |
·设施的空间布局设计没有考虑换乘客流的分布不均衡特性 | 第53页 |
·线网规划不稳,换乘站设计看重工程条件,便捷性差 | 第53页 |
·解决换乘问题对策研究 | 第53-56页 |
·规划工作要考虑周全,稳定线网 | 第53-54页 |
·把握换乘客流规律参数,修正客流预测模型 | 第54页 |
·修正换乘站设计标准 | 第54-55页 |
·从乘客角度出发,进行换乘站功能评价 | 第55-56页 |
·采取动态仿真模拟,优化设计方案 | 第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5 轨道交通换乘功能评价体系研究 | 第57-79页 |
·轨道交通换乘站功能 | 第57-58页 |
·轨道交通换乘站功能定义 | 第57页 |
·轨道交通换乘站功能的界定 | 第57-58页 |
·轨道交通换乘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58-78页 |
·评价原则 | 第58-59页 |
·评价流程图 | 第59页 |
·评价体系构造 | 第59-71页 |
·评价方法 | 第71-75页 |
·权重分配 | 第75-77页 |
·打分计算 | 第77-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6 案例分析 | 第79-86页 |
·工程概况 | 第79-81页 |
·数据来源和采集 | 第81-83页 |
·评价结论 | 第83-86页 |
7 结论及展望 | 第86-88页 |
·主要成果及结论 | 第86-87页 |
·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附录 | 第90-91页 |
作者简历 | 第91-9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