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导论 | 第11-27页 |
一、论文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相关的研究动态 | 第12-25页 |
三、主要内容 | 第25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第25-27页 |
第一章 杰出的银行家:创办旧中国最大的民营银行 | 第27-97页 |
第一节 陈光甫生平简介 | 第27-32页 |
第二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创立及初步发展(1915-1926年) | 第32-63页 |
一、创立的背景 | 第32-34页 |
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创立 | 第34-37页 |
三、营业方针 | 第37-42页 |
四、主要业务 | 第42-61页 |
五、主要成就 | 第61-63页 |
第三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扩展(1927-1937年) | 第63-86页 |
一、储蓄业务的扩展 | 第64-68页 |
二、银行业务的推广 | 第68-76页 |
三、扶助民族工商业 | 第76-84页 |
四、主要成就 | 第84-86页 |
第四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收缩(1937-1949年) | 第86-97页 |
一、抗战中的上海银行:1937-1945年 | 第87-92页 |
二、内战中的上海银行:1945-1949年 | 第92-97页 |
第二章 创新:银行创办旅行社 | 第97-147页 |
第一节 陈光甫创办中国旅行社的原因 | 第97-104页 |
一、服务社会 | 第97-100页 |
二、发扬中华文化 | 第100-101页 |
三、挽回中国利权 | 第101-103页 |
四、推广行业务 | 第103-104页 |
第二节 中国旅行社的创立及其发展 | 第104-116页 |
第三节 中国旅行社的主要业务 | 第116-135页 |
第四节 东方旅行社 | 第135-147页 |
第三章 不辱使命的外交家:赴美谈判 | 第147-188页 |
第一节 币制改革与《中美白银协定》 | 第147-165页 |
一、币制改革 | 第147-156页 |
二、《中美白银协定》 | 第156-165页 |
第二节 再创辉煌:中美桐油贷款和滇锡贷款 | 第165-188页 |
一、中美桐油贷款 | 第165-178页 |
二、中美滇锡贷款 | 第178-188页 |
第四章 "若即若离"的政治态度:1949年前后的陈光甫 | 第188-215页 |
第一节 国民党的极力拉拢 | 第188-202页 |
一、出任国府委员 | 第188-198页 |
二、拒绝参加"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 | 第198-202页 |
第二节 共产党的盛情邀请 | 第202-208页 |
第三节 陈光甫的最后抉择 | 第208-215页 |
一、电汇赔款事件 | 第208-209页 |
二、对共产党始终心存疑虑 | 第209-211页 |
三、来自台湾的"问候" | 第211-215页 |
第五章 陈光甫独特的经营管理思想 | 第215-239页 |
第一节 陈光甫的经营思想 | 第215-227页 |
一、坚持"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 | 第215-221页 |
二、信用高于一切 | 第221-224页 |
三、善于不断创新 | 第224-227页 |
第二节 陈光甫的管理思想 | 第227-239页 |
一、严密的业务管理 | 第227-231页 |
二、严格的人事管理 | 第231-239页 |
结语 | 第239-242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2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255-2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