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绪论 | 第8-15页 |
1.1郎酒简介 | 第8-9页 |
1.2白酒香气物质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2.1白酒香气物质的萃取方法 | 第9页 |
1.2.2白酒香气物质的分析方法 | 第9-10页 |
1.2.2.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嗅闻仪联用(GC-MS/GC-O) | 第9页 |
1.2.2.2关键香气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 第9-10页 |
1.3郎酒香气成分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4香气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1.4.1S型曲线法 | 第10-11页 |
1.4.2OAV法 | 第11-12页 |
1.4.3σ-τ图法 | 第12-13页 |
1.4.4矢量模型 | 第13页 |
1.4.5PDE模型 | 第13页 |
1.5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6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郎酒香气成分研究 | 第15-32页 |
2.1前言 | 第15页 |
2.2材料与方法 | 第15-18页 |
2.2.1郎酒样品 | 第15页 |
2.2.2标准品与试剂 | 第15-16页 |
2.2.3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 第16页 |
2.2.4GC-MS分析 | 第16页 |
2.2.5GC-O分析 | 第16-17页 |
2.2.6感官评价 | 第17-18页 |
2.2.7数据分析 | 第18页 |
2.3结果与讨论 | 第18-31页 |
2.3.1香气物质的GC-O分析 | 第18-22页 |
2.3.2香气物质的定量分析 | 第22-30页 |
2.3.3感官分析 | 第30-31页 |
2.4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郎酒中酯类物质间相互作用研究 | 第32-45页 |
3.1前言 | 第32页 |
3.2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3.2.1实验材料 | 第32页 |
3.2.2感官分析 | 第32-33页 |
3.2.3遗漏试验 | 第33页 |
3.2.4阈值测定方法 | 第33-34页 |
3.2.5香气强度测定方法 | 第34页 |
3.2.6酯类化合物之间相互作用研究 | 第34页 |
3.2.7数据分析 | 第34页 |
3.3结果与讨论 | 第34-44页 |
3.3.1郎酒中酯类物质的遗漏 | 第34-38页 |
3.3.2郎酒中关键酯类化合物之间相互作用研究 | 第38-44页 |
3.4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郎酒中醛类混合物、醇类混合物间相互作用研究 | 第45-55页 |
4.1前言 | 第45页 |
4.2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4.2.1实验材料 | 第45页 |
4.2.2感官分析 | 第45-46页 |
4.2.3遗漏试验 | 第46页 |
4.2.4单个化合物阈值测定方法 | 第46页 |
4.2.5香气强度的测定方法 | 第46页 |
4.2.6醛类混合物、醇类混合物间相互作用研究 | 第46-47页 |
4.2.7数据分析 | 第47页 |
4.3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4.3.1郎酒中醛醇类物质的遗漏 | 第47-48页 |
4.3.2郎酒中醛类、醇类物质的阈值 | 第48-51页 |
4.3.3郎酒中醛类混合物、醇类混合物间相互作用研究 | 第51-54页 |
4.4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主要结论 | 第55页 |
5.1.1郎酒香气成分分析 | 第55页 |
5.1.2郎酒中关键酯类物质间相互作用研究 | 第55页 |
5.1.3郎酒中醛类混合物、醇类混合物间相互作用研究 | 第55页 |
5.2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