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的主体性建构探析--基于女性主义教育视角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言 | 第7-15页 |
(一) 论文选题 | 第7-8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解读女性主义教育思想 | 第15-20页 |
(一) 女性主义教育思想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二) 女性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三) 女性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 第18-20页 |
二、聚焦当代中国女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 第20-27页 |
(一) 当代中国女大学生主体性发展内涵 | 第20-21页 |
(二) 当代中国女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现状 | 第21-27页 |
三、制约当代中国女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27-35页 |
(一) 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制约女大学生主体性 | 第27-29页 |
(二) 性别中立教育导致女大学生主体性迷失 | 第29-31页 |
(三) 主流商业文化规限女大学生主体性发展 | 第31-32页 |
(四) 就业性别歧视导致女大学生主体性破裂 | 第32-35页 |
四、当代中国女大学生主体性建构策略 | 第35-43页 |
(一) 将社会性别纳入国家决策 | 第35-37页 |
(二) 构建社会先进的性别文化 | 第37-38页 |
(三) 确立女大学生主体性意识 | 第38-40页 |
(四) 推动高校因性施教的改革 | 第40-41页 |
(五) 实施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培训 | 第41-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