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绪论 | 第13-18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7-18页 |
第一章 “中国画学科规范”概念的界定 | 第18-32页 |
第一节 再说“绘画死亡了” | 第18-22页 |
第二节 “中国画学科规范”概念的界定 | 第22-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二章 三——十五世纪古典绘画规范的确立与完善 | 第32-73页 |
第一节 三世纪以前:“古画皆略”时期 | 第32-38页 |
第二节 三——六世纪:古典绘画规范的确立时期 | 第38-48页 |
第三节 六——十三世纪:古典绘画规范的完善时期 | 第48-62页 |
第四节 十四——十五世纪:古典绘画规范的量变时期 | 第62-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第三章 十六——十九世纪文人画规范的确立与发展 | 第73-113页 |
第一节 正统派文人画对古典绘画规范的质变 | 第73-87页 |
第二节 野逸派文人画对古典绘画规范的质变 | 第87-101页 |
第三节 十七——十九世纪文人画规范的发展 | 第101-111页 |
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四章 二十世纪中国画学科规范的修复与异化 | 第113-124页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画学科规范的修复 | 第113-119页 |
第二节 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画学科规范的异化 | 第119-122页 |
小结 | 第122-124页 |
第五章 中国画学科规范之检讨 | 第124-148页 |
第一节 两种不同品质的规范 | 第124-132页 |
第二节 中国画学科规范的动态演变规律 | 第132-142页 |
第三节 中国画学科规范的消解将会导致中国画的“死亡” | 第142-147页 |
小结 | 第147-148页 |
结论 | 第148-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56页 |
图录 | 第156-159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59-160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第160-161页 |
致谢 | 第161-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