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与东汉中期的文学教育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 文学教育的研究意义及其概念界定 | 第9-12页 |
二 学界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三 拟解决问题及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张衡的文学教育经历 | 第18-33页 |
第一节 生平概述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少年时期 | 第19-23页 |
第三节 游学三辅 | 第23-25页 |
第四节 观于太学 | 第25-29页 |
第五节 仕宦时期 | 第29-33页 |
第二章 文学教育与张衡的文学创作 | 第33-44页 |
第一节 古文经学与张衡的文学创作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史学精神与张衡的文学创作 | 第35-37页 |
第三节 楚辞楚风与张衡的文学创作 | 第37-39页 |
第四节 天文历法与张衡的文学创作 | 第39-41页 |
第五节 道家思想与张衡的文学创作 | 第41-44页 |
第三章 东汉中期文学教育综述 | 第44-58页 |
第一节 东汉中期的特殊背景 | 第44-50页 |
第二节 东汉中期文学教育状况 | 第50-53页 |
第三节 东汉中期文学教育特征 | 第53-58页 |
第四章 张衡的文学成就与东汉中期文学教育的影响 | 第58-66页 |
第一节 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 第58-61页 |
第二节 对后世文学教育的影响 | 第61-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