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1.2 阵列天线扩展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12-14页 |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 1.3.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阵列扩展及信号处理基础理论 | 第14-29页 | 
| 2.1 相关假设及数学模型 | 第14-18页 | 
| 2.1.1 假设条件及数学模型 | 第14-16页 | 
| 2.1.2 常见阵列天线模型 | 第16-18页 | 
| 2.2 常见的阵列天线扩展方法 | 第18-21页 | 
| 2.2.1 经典内插变换法扩展原理 | 第18-20页 | 
| 2.2.2 多区域内插法扩展原理 | 第20-21页 | 
| 2.3 阵列天线波束形成理论 | 第21-28页 | 
| 2.3.1 阵列天线波束形成准则 | 第21-26页 | 
| 2.3.2 相关参数和性能指标定义 | 第26-2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抑制变换误差下内插虚拟天线波束形成 | 第29-44页 | 
| 3.1 虚拟天线波束形成算法 | 第29-34页 | 
| 3.1.1 经典内插变换虚拟天线波束形成 | 第29-32页 | 
| 3.1.2 多区域内插虚拟天线波束形成 | 第32-34页 | 
| 3.2 抑制变换误差下虚拟天线波束形成算法 | 第34-37页 | 
| 3.3 性能仿真及分析 | 第37-43页 | 
| 3.3.1 无突发干扰情况下算法性能仿真分析 | 第38-40页 | 
| 3.3.2 有突发干扰情况下算法性能仿真分析 | 第40-41页 | 
| 3.3.3 不同插值步长对算法性能的影响仿真分析 | 第41-4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变换误差及副瓣电平联合优化下虚拟天线波束形成 | 第44-57页 | 
| 4.1 常见的抑制阵列天线副瓣电平算法 | 第44-49页 | 
| 4.1.1 加窗函数法抑制实际天线副瓣电平 | 第44-46页 | 
| 4.1.2 加窗函数法抑制内插虚拟天线副瓣电平 | 第46-49页 | 
| 4.2 基于联合优化的虚拟天线波束形成 | 第49-52页 | 
| 4.3 性能仿真及分析 | 第52-56页 | 
| 4.3.1 小插值步长下虚拟阵波束形成及信号处理性能仿真分析 | 第52-55页 | 
| 4.3.2 大插值步长下虚拟阵波束形成及信号处理性能仿真分析 | 第55-5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导向矢量对称扩展下虚拟天线波束形成 | 第57-68页 | 
| 5.1 导向矢量对称扩展及虚拟天线波束形成 | 第57-60页 | 
| 5.1.1 构建新的阵列模型 | 第57-58页 | 
| 5.1.2 导向矢量对称扩展下的虚拟天线 | 第58-59页 | 
| 5.1.3 导向矢量对称扩展下虚拟天线波束形成方法 | 第59-60页 | 
| 5.2 性能仿真及分析 | 第60-66页 | 
| 5.2.1 无突发干扰情况下算法性能仿真分析 | 第61-63页 | 
| 5.2.2 有突发干扰情况下算法性能仿真分析 | 第63-64页 | 
| 5.2.3 插值步长较大对算法性能影响仿真分析 | 第64页 | 
| 5.2.4 阵列扩展方法复杂度的仿真分析 | 第64-66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 6.1 总结 | 第68-69页 | 
| 6.2 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