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1 猪生长激素概述 | 第14-19页 |
1.1 猪生长激素的结构 | 第14页 |
1.2 猪生长激素的分泌器官及其生理作用 | 第14-15页 |
1.3 猪生长激素的作用机制 | 第15-17页 |
1.4 猪生长激素的安全性与应用局限 | 第17页 |
1.5 猪生长激素可替代物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2 噬菌体展示技术 | 第19-20页 |
2.1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9页 |
2.2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3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 第20-28页 |
3.1 生物活性肽的分类 | 第20-21页 |
3.2 生物活性肽的生理功能 | 第21-24页 |
3.3 生物活性肽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第24-28页 |
第二章 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进行猪生长激素模拟肽的淘选和鉴定 | 第28-42页 |
1 材料 | 第28-34页 |
1.1 菌种来源 | 第28-29页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9-31页 |
1.3 主要化学试剂 | 第31-32页 |
1.4 主要试剂配制 | 第32-34页 |
2 方法 | 第34-37页 |
2.1 猪生长激素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复苏及亚克隆试验 | 第34-35页 |
2.2 猪生长激素单克隆抗体腹水的制备与纯化 | 第35页 |
2.3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进行猪生长激素模拟肽的淘选试验 | 第35-36页 |
2.4 阳性噬菌体的扩增试验 | 第36页 |
2.5 噬菌体测序模板的快速纯化 | 第36页 |
2.6 阳性噬菌体与靶分子的特异性结合试验 | 第36-3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3.1 猪生长激素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复苏及亚克隆试验结果 | 第37页 |
3.2 单克隆抗体腹水及培养上清效价的测定 | 第37页 |
3.3 阳性噬菌体筛选结果 | 第37-38页 |
3.4 阳性噬菌体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 | 第38-39页 |
3.5 阳性噬菌体与抗体靶分子的特异性结合分析 | 第39-40页 |
3.6 猪生长激素模拟肽核心序列的确定 | 第40页 |
4 讨论 | 第40-41页 |
5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猪生长激素模拟肽与肝细胞模型上猪生长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研究 | 第42-57页 |
1 材料 | 第42-44页 |
1.1 猪生长激素模拟肽及猪的来源 | 第42页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2页 |
1.3 主要化学试剂 | 第42-43页 |
1.4 主要试剂配制 | 第43-44页 |
2 方法 | 第44-47页 |
2.1 猪肝细胞体外培养试验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2.2 猪生长激素与猪生长激素模拟肽的荧光分子标记试验 | 第45-46页 |
2.3 猪生长激素模拟肽与肝细胞结合动力学试验 | 第46页 |
2.4 猪生长激素与猪生长激素模拟肽的共定位试验 | 第46页 |
2.5 猪生长激素与猪生长激素模拟肽竞争性结合猪生长激素受体试验 | 第46页 |
2.6 猪生长激素与猪生长激素模拟肽的封闭受体试验 | 第46页 |
2.7 猪生长激素和猪生长激素模拟肽与猪生长激素受体的饱和性结合试验 | 第46-4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7-56页 |
3.1 猪肝细胞体外培养试验模型的建立 | 第47-48页 |
3.2 猪生长激素与猪生长激素模拟肽的荧光分子标记试验结果 | 第48-49页 |
3.3 猪生长激素模拟肽与肝细胞结合动力学及共定位试验结果 | 第49-52页 |
3.4 猪生长激素与猪生长激素模拟肽的竞争性结合受体试验结果 | 第52-53页 |
3.5 猪生长激素与猪生长激素模拟肽的封闭受体试验结果 | 第53-55页 |
3.6 猪生长激素与猪生长激素模拟肽在细胞模型上饱和试验结果 | 第55-56页 |
4 讨论 | 第56页 |
5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猪生长激素模拟肽启动信号转导及机制研究 | 第57-72页 |
1 材料 | 第57-58页 |
1.1 试验动物 | 第57页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57页 |
1.3 主要试剂配制 | 第57-58页 |
2 方法 | 第58-62页 |
2.1 猪生长激素模拟肽激活细胞信号转导蛋白AK | 第58-59页 |
2.2 猪生长激素模拟肽启动JAK-STAT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 第59-61页 |
2.3 猪生长激素模拟肽刺激肝细胞分泌IGF-Ⅰ的测定试验 | 第61-6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2-68页 |
3.1 猪生长激素模拟肽激活细胞信号转导蛋白JAK结果 | 第62-64页 |
3.2 猪生长激素模拟肽启动JAK-STAT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结果 | 第64-67页 |
3.3 猪生长激素模拟肽刺激肝细胞分泌IGF-Ⅰ的测定试验结果 | 第67-68页 |
4 讨论 | 第68-71页 |
5 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猪生长激素负反馈调节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预测 | 第72-81页 |
1 材料 | 第72页 |
2 方法 | 第72-73页 |
2.1 猪生长抑素受体蛋白及模板蛋白的搜索 | 第72页 |
2.2 猪生长抑素受体的同源模建 | 第72页 |
2.3 猪生长抑素受体的结合位点分析 | 第72页 |
2.4 配体与猪生长抑素受体的对接与预测 | 第72-73页 |
3 结果 | 第73-80页 |
3.1 猪生长抑素受体同源蛋白的序列水平评估结果 | 第73-78页 |
3.2 抑制剂与生长抑素的对接研究结果 | 第78-80页 |
4 讨论 | 第80页 |
5 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1-83页 |
1 结论 | 第81-82页 |
1.1 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进行猪生长激素模拟肽的淘选和鉴定 | 第81页 |
1.2 猪生长激素模拟肽的体外活性研究 | 第81-82页 |
1.3 猪生长激素模拟肽激活受体的机制研究 | 第82页 |
1.4 猪生长激素负调节机制的初步研究 | 第82页 |
2 创新点 | 第82页 |
3 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4页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作者简介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