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载体研究--以郑州市某小学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4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一 文献分析法 | 第15页 |
二 问卷调查法 | 第15页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小学德育载体相关问题概述 | 第16-22页 |
第一节 德育载体内涵 | 第16页 |
一 载体的涵义 | 第16页 |
二 小学德育载体的涵义 | 第16页 |
第二节 小学德育载体的主要形式 | 第16-22页 |
一 课程载体 | 第16-17页 |
二 活动载体 | 第17-18页 |
三 校园文化载体 | 第18-19页 |
四 管理载体 | 第19-20页 |
五 传媒载体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小学德育载体运用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2-45页 |
第一节 小学德育载体运用的现状 | 第22-36页 |
一 学生对德育载体的认知与评价 | 第22-29页 |
二 教师对德育载体的认知与评价 | 第29-36页 |
第二节 小学德育载体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40页 |
一 专职德育课教师缺乏 | 第36-37页 |
二 载体运用不平衡 | 第37页 |
三 载体运用缺乏综合性 | 第37-38页 |
四 载体运用片面追求形式 | 第38-39页 |
五 教育者运用与创新德育载体的能力不高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小学德育载体运用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 第40-45页 |
一 “德育首位”仍未真正落实 | 第40-41页 |
二 对载体重要性认识不足 | 第41-43页 |
三 受德育中形式主义的不良影响 | 第43页 |
四 教育者载体理论素养不高及实践能力不强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充分发挥小学德育载体作用的对策 | 第45-53页 |
第一节 突出德育首位,坚持以德育人 | 第45-46页 |
一 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 第45页 |
二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第45-46页 |
三 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 第46页 |
第二节 进一步规范德育载体的使用 | 第46-47页 |
一 制定德育载体使用规范 | 第47页 |
二 展开广泛的调查研究 | 第47页 |
三 典型示范,宣传推广 | 第47页 |
第三节 提升德育载体认知度 | 第47-48页 |
一 提高对德育载体内容的认知度 | 第48页 |
二 提高对德育载体新形式的认知度 | 第48页 |
第四节 加强德育载体形式与内容适切性研究 | 第48-50页 |
一 预先对选取的德育载体内容注入进行规划 | 第49页 |
二 及时将反应时代精神的德育内容注入德育载体 | 第49-50页 |
第五节 提升教育者运用与创新德育载体的能力 | 第50-51页 |
一 加强系统学习载体理论知识 | 第50页 |
二 提高教师运用德育载体的积极主动性 | 第50-51页 |
三 提高教师运用载体的创新能力 | 第51页 |
第六节 综合运用各种载体,形成载体合力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A | 第57-61页 |
附录 B | 第61-6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