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SUMMARY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8-14页 |
1.2.1 生物量及相关概念 | 第8-9页 |
1.2.2 森林生物量传统方法 | 第9-11页 |
1.2.3 现代生物量估算方法 | 第11-14页 |
1.3 研究方案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16-35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6-19页 |
2.1.1 自然地理环境 | 第16-17页 |
2.1.2 气候特征 | 第17页 |
2.1.3 土壤 | 第17页 |
2.1.4 水资源 | 第17-18页 |
2.1.5 动植物资源 | 第18页 |
2.1.6 社会经济发展 | 第18-19页 |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第19-22页 |
2.2.1 遥感数据 | 第19-20页 |
2.2.2 土地利用数据 | 第20-22页 |
2.2.3 气象数据 | 第22页 |
2.2.4 统计数据 | 第22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2-35页 |
2.3.1 胡杨林空间分布提取 | 第22-25页 |
2.3.2 土地利用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2.3.3 胡杨林地上生物量CASA模型估算方法 | 第26-32页 |
2.3.4 野外调查方法 | 第32-33页 |
2.3.5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第33-35页 |
第三章 近15年塔里木河上游胡杨林动态变化分析 | 第35-39页 |
3.1 塔里木河上游研究区胡杨林时空变化特征 | 第35-37页 |
3.2 胡杨林转移变化分析 | 第37-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近15年塔里木河上游胡杨林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 第39-47页 |
4.1 CASA模型地上生物量模型验证 | 第39-40页 |
4.1.1 模型精度验证 | 第39-40页 |
4.1.2 与其他研究结果比较 | 第40页 |
4.2 塔里木河上游胡杨林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分析 | 第40-42页 |
4.3 主要支流地上生物量变化分析 | 第42-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塔里木河上游研究区胡杨林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55页 |
5.1 塔里木河上游胡杨林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 | 第47-48页 |
5.2 塔里木河上游研究区胡杨林的气象要素影响分析 | 第48-49页 |
5.3 塔里木河上游研究区胡杨林的人类活动影响分析 | 第49-53页 |
5.3.1 塔里木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第49-51页 |
5.3.2 人口与胡杨林地上生物量相关性分析 | 第51-52页 |
5.3.3 耕地与胡杨林地上生物量相关性分析 | 第52-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5-57页 |
6.1 结论 | 第55页 |
6.2 讨论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