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引言 | 第15-18页 |
第一部分 通过WGCNA筛选与人膀胱癌病理有关的分子标志物 | 第18-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1.1 目的膀胱癌样本临床信息和基因数据的收集 | 第18页 |
1.2 基因芯片原始数据预处理 | 第18页 |
1.3 差异基因的筛选 | 第18-19页 |
1.4 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 第19页 |
1.5 寻找有临床意义的模块 | 第19-20页 |
1.6 蛋白互作网络 | 第20页 |
1.7 功能和途径富集分析 | 第20-21页 |
1.8 基因集合富集分析(GSEA) | 第21页 |
2 结果 | 第21-33页 |
2.1 临床信息与基因数据的准备 | 第21页 |
2.2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第21页 |
2.3 权重共表达网络构建和关键基因鉴别 | 第21-32页 |
2.4 找枢纽基因 | 第32页 |
2.5 功能和途径富集分析 | 第32页 |
2.6 基因集合富集分析(GSEA) | 第32-33页 |
3 讨论 | 第33-37页 |
第二部分 数据挖掘结合临床样本验证COL3A1表达与膀胱癌临床预后及病理的关系 | 第37-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5页 |
1.1 一般资料 | 第37页 |
1.2 枢纽基因的生存分析和效能评价 | 第37-38页 |
1.3 组织芯片的制取 | 第38-39页 |
1.4 免疫组化的主要试剂及实验方法 | 第39-43页 |
1.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第43-45页 |
2 结果 | 第45-51页 |
2.1 枢纽基因验证 | 第45-50页 |
2.2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第50页 |
2.3 癌和癌旁组织RT-PCR检测结果 | 第50-51页 |
3 讨论 | 第51-54页 |
第三部分 敲低和过表达COL3A1对膀胱癌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第54-7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4-64页 |
1.1 细胞培养及瞬时转染 | 第54-55页 |
1.2 COL3A1过表达质粒构建和扩增 | 第55-58页 |
1.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第58-59页 |
1.4 细胞增殖实验(MTT) | 第59-60页 |
1.5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 | 第60页 |
1.6 Transwell小室实验 | 第60页 |
1.7 肿瘤细胞划痕实验 | 第60-61页 |
1.8 流式细胞术测周期凋亡实验 | 第61页 |
1.9 Western blot实验 | 第61-64页 |
2 结果 | 第64-73页 |
2.1 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EJ细胞的敲除效率 | 第64页 |
2.2 COL3A1过表达质粒构建及验证 | 第64-66页 |
2.3 COL3A1具有调节膀胱癌EJ细胞增殖活性的能力 | 第66-68页 |
2.4 沉默COL3A1基因对膀胱癌肿瘤细胞迁移的影响 | 第68-69页 |
2.5 克隆形成实验 | 第69-70页 |
2.6 细胞划痕试验 | 第70页 |
2.7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 | 第70-71页 |
2.8 Western blot实验结果 | 第71-73页 |
3 讨论 | 第73-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综述 | 第82-91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