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路改良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9页
一、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路概述第9-16页
    (一)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释义第9-10页
    (二)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路释义第10-13页
        1. 从认识论的角度考察第10-12页
        2. 从保障人权的角度考察第12页
        3. 从刑事诉讼程序进路设置的角度考察第12-13页
    (三)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路的价值追求第13-16页
        1. 在裁判公正与一事不再理中寻求平衡第13-14页
        2. 在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中寻求平衡第14-15页
        3. 在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间寻求平衡第15-16页
二、域外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路考察第16-23页
    (一) 域外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路的现状第16-17页
    (二) 大陆法系国家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路分析第17-20页
        1. 受理刑事再审申请的法定理由第17-18页
        2. 再审启动的主体第18-19页
        3. 律师参与的相关规定第19-20页
    (三) 英美法系国家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路分析第20-21页
        1. 受理刑事申诉案件的法律情形第20页
        2. 再审案件受理的程序和主体第20-21页
        3. 美国律师参与再审案件的相关规定第21页
    (四) 域外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路的评析与借鉴第21-23页
        1. 规定启动再审程序的条件应明细化第21-22页
        2. 合理设置再审进路中的各方主体第22页
        3. 对律师参与刑事再审程序作出明确规定第22-23页
三、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路问题反思第23-35页
    (一) 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路的现状第23-25页
        1. 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路司法现状缩影第23-24页
        2. 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路立法现状第24-25页
    (二) 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路问题分析第25-35页
        1. 设置启动条件存在缺陷第25-29页
        2. 自我纠错不符合人类行为规律第29-32页
        3. 设置具体程序的缺失第32-33页
        4. 律师参与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不足第33-35页
四、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路之改良第35-45页
    (一)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启动条件的完善第35-39页
        1. 将“确有错误”改为“疑有错误”第35-36页
        2. 区分有利再审和不利再审第36-39页
    (二)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路启动主体的完善第39-41页
        1. 法院作为再审启动主体的细化第39-40页
        2. 检察院依法定职能启动再审应程序化第40-41页
    (三)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路的具体条件法定化第41-42页
        1. 明确刑事再审启动的管辖主体第41页
        2. 制定刑事再审启动程序的具体程序第41-42页
    (四) 让律师助力打开再审之门第42-45页
        1. 立法明确律师在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路中的地位和权利第42-43页
        2. 细化申诉时委托律师的立法规定第43页
        3. 加强律师在申诉案件中的法律援助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法证据排除在B市两级法院适用现状
下一篇:组织扁平化理论视角下N省女子监狱警力资源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