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资本监管机制研究--基于宏观审慎框架的分析

内容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导论第16-27页
    1.1 选题背景第16-18页
        1.1.1 微观审慎监管存在严重缺陷第16-17页
        1.1.2 金融的顺周期性加剧了经济波动第17-18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1.2.1 研究目的第18页
        1.2.2 研究意义第18-19页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第19-2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2页
        1.3.2 研究思路第22-23页
        1.3.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第23-25页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第25-27页
        1.4.1 创新之处第25页
        1.4.2 不足之处第25-27页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7-62页
    2.1 相关文献综述第27-55页
        2.1.1 关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研究第27-39页
        2.1.2 关于金融顺周期性的研究第39-41页
        2.1.3 关于逆周期资本监管机制的研究第41-54页
        2.1.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简评第54-55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55-62页
        2.2.1 新政治经济学对资本顺周期性的解释第55-57页
        2.2.2 新政治经济学对银行”公器”的分析第57-59页
        2.2.3 新政治经济学关于宏观审慎和资本监管机制的研究观点第59-61页
        2.2.4 新政治经济学对本文研究内容的适用性第61-62页
第3章 逆周期资本监管影响机制动态理论模型的构建和分析第62-79页
    3.1 逆周期资本监管纳入数理模型的基本逻辑第62-63页
    3.2 理论模型的构建第63-70页
        3.2.1 消费部门第64-65页
        3.2.2 金融部门第65-68页
        3.2.3 企业部门第68-69页
        3.2.4 市场出清与货币政策第69-70页
    3.3 参数校准、稳态与冲击第70-74页
        3.3.1 参数校准第70-71页
        3.3.2 脉冲响应函数第71-73页
        3.3.3 引入盯住不同变量的泰勒准则第73-74页
    3.4 引入逆周期管制之后的整体模型第74-79页
        3.4.1 基本模型第74-76页
        3.4.2 不同资本监管机制的脉冲响应图第76-77页
        3.4.3 最优政策分析第77-79页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实证研究第79-99页
    4.1 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资本缓冲测算第79-82页
        4.1.1 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资本测算结构及其数据第79-80页
        4.1.2 测算结果分析第80-82页
    4.2 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影响因素第82-99页
        4.2.1 建立动态面板模型第82-85页
        4.2.2 描述性统计及其数据分析第85-86页
        4.2.3 相关计量结果第86-92页
        4.2.4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业周期性对资本充足的影响第92-99页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资本监管传导机制第99-116页
    5.1 逆周期资本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第99-108页
        5.1.1 联立方程模型的设计——资本缓冲和商业银行风险第99-101页
        5.1.2 模型建立与数据解释第101-105页
        5.1.3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105-108页
    5.2 逆周期资本监管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实证分析第108-116页
        5.2.1 联立方程模型的构建——资本缓冲和经济波动率第108-111页
        5.2.2 数据解释第111页
        5.2.3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111-116页
第6章 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第116-146页
    6.1 研究结论第116-124页
        6.1.1 关于传统资本监管自身顺周期性的研究结论第116-118页
        6.1.2 关于逆周期资本监管影响机制的分析结论第118-119页
        6.1.3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资本缓冲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第119-121页
        6.1.4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资本监管传导机制分析的结论第121-124页
    6.2 宏观审慎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资本监管机制的健全和完善第124-146页
        6.2.1 提高逆周期资本监管有效性应遵循的国际原则第124-128页
        6.2.2 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资本监管规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128-130页
        6.2.3 建立多元化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第130-137页
        6.2.4 构建高质量的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箱第137-143页
        6.2.5 构建与宏观经济政策相配合的协调机制第143-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8页
后记第158-160页
博士在读期间个人研究成果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研究--基于金融结构视角
下一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影响机理与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