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巴中地区侏罗系千佛崖组沉积特征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7-9页 |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9-12页 |
1.4 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成果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4-16页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第14页 |
2.2 地层基本特征 | 第14-16页 |
第三章 层序地层学特征 | 第16-34页 |
3.1 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 第16-20页 |
3.2 层序地层划分对比 | 第20-31页 |
3.3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第31-34页 |
第四章 古地貌恢复及古物源分析 | 第34-39页 |
4.1 沉积前古地质背景 | 第34-35页 |
4.2 沉积古地貌特征 | 第35-37页 |
4.3 古物源分析 | 第37-39页 |
第五章 沉积相研究 | 第39-63页 |
5.1 沉积相特征 | 第39-45页 |
5.2 沉积相类型 | 第45-46页 |
5.3 单井沉积相分析 | 第46-52页 |
5.4 剖面沉积相分析 | 第52-56页 |
5.5 平面沉积相展布 | 第56-58页 |
5.6 沉积相模式 | 第58-59页 |
5.7 砂体分布规律及有利砂体预测 | 第59-63页 |
结论与认识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