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钻声波测井发射换能器的数值模拟及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随钻声波测井仪器的发展 | 第10-11页 |
1.3 随钻声波发射换能器的设计要求 | 第11-12页 |
1.4 压电声学换能器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5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声波测井发射换能器工作原理与仿真模型 | 第14-23页 |
2.1 声波测井换能器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 第14-16页 |
2.1.1 工作原理简介 | 第14页 |
2.1.2 声波测井发射换能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 第14-16页 |
2.2 压电换能器的有限元仿真 | 第16-18页 |
2.3 随钻发射换能器有限元模型介绍 | 第18-22页 |
2.3.1 随钻多极子发射换能器 | 第18-21页 |
2.3.2 随钻方位发射换能器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随钻声波测井发射换能器性能特征分析 | 第23-31页 |
3.1 仿真与实验测试结果的相互验证 | 第23-24页 |
3.2 瓦片状发射换能器的振型分析 | 第24页 |
3.3 随钻多极子、方位发射换能器的指向性分析 | 第24-27页 |
3.4 随钻偶极、四极子波的传播特征分析 | 第27-30页 |
3.4.1 频散特征分析 | 第27-28页 |
3.4.2 钻铤变形特征分析 | 第28-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随钻声波发射换能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45页 |
4.1 谐振频率的影响因素 | 第31-36页 |
4.1.1 有、无钻铤的影响 | 第31-32页 |
4.1.2 换能器结构参数的影响 | 第32-34页 |
4.1.3 换能器材料的影响 | 第34-36页 |
4.2 随钻多极子发射换能器指向性影响因素 | 第36-42页 |
4.2.1 有、无钻铤的影响 | 第37-38页 |
4.2.2 偶极源加压方式的影响 | 第38-39页 |
4.2.3 换能器结构参数的影响 | 第39-41页 |
4.2.4 钻井泥浆密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 随钻方位声源指向性影响因素 | 第42-44页 |
4.3.1 有、无钻铤的影响 | 第43页 |
4.3.2 换能器开角的影响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随钻声波发射换能器的综合设计 | 第45-52页 |
5.1 5英寸钻铤的钻铤模式波阻带 | 第45页 |
5.2 随钻多极子发射换能器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 第45-49页 |
5.2.1 谐振频率设计 | 第46-47页 |
5.2.2 指向性能研究 | 第47-48页 |
5.2.3 钻铤振型研究 | 第48-49页 |
5.3 随钻方位发射换能器设计 | 第49-51页 |
5.3.1 谐振频率设计 | 第49-50页 |
5.3.2 指向性能设计 | 第50-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