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4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6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过程质量观在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的适应性研究 | 第19-29页 |
2.1 过程质量观的理论基础 | 第19页 |
2.2 过程质量观在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构建中的可行性分析 | 第19-20页 |
2.2.1 过程质量观是质量管理的集中体现 | 第19页 |
2.2.2 过程质量观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市场化多元主体的教育诉求 | 第19-20页 |
2.3 企业调查情况分析 | 第20-24页 |
2.4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报告 | 第24-29页 |
第3章 基于AHP的中职数控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与问题研究 | 第29-39页 |
3.1 评价指标设计 | 第29-31页 |
3.1.1 多方参与原则 | 第29-30页 |
3.1.2 全面发展原则 | 第30-31页 |
3.1.3 客观公平原则 | 第31页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1-32页 |
3.3 调查问卷实施 | 第32-33页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3.5 教育质量评价与问题分析 | 第36-39页 |
第4章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 第39-71页 |
4.1 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的阐释 | 第39-40页 |
4.2 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开发的指导思想 | 第40-42页 |
4.3 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 第42-46页 |
4.3.1 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任务 | 第42-43页 |
4.3.2 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构建的重点 | 第43-46页 |
4.4 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构建内容 | 第46-57页 |
4.4.1 教材建设 | 第46-49页 |
4.4.2 师资队伍建设 | 第49-53页 |
4.4.3 教学环境建设 | 第53-57页 |
4.5 职业面向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 第57-59页 |
4.5.1 职业面向说明 | 第57页 |
4.5.2 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说明 | 第57页 |
4.5.3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 第57-59页 |
4.6 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构建 | 第59-61页 |
4.6.1 旧课程体系 | 第60页 |
4.6.2 新课程体系结构图 | 第60-61页 |
4.7 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设置 | 第61-66页 |
4.7.1 校内主要实训课程 | 第61-63页 |
4.7.2 现代学徒制之顶岗实习 | 第63-66页 |
4.8 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质量管理标准构建 | 第66-71页 |
4.8.1 教学安排 | 第66页 |
4.8.2 学时分配表 | 第66-71页 |
第5章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实践 | 第71-87页 |
5.1 数控仿真软件应用 | 第71-74页 |
5.1.1 数控仿真软件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第71-72页 |
5.1.2 数控仿真软件实践课程应用的教学设计 | 第72页 |
5.1.3 数控仿真在应用中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 | 第72-74页 |
5.2 工业机器人课程实践 | 第74-77页 |
5.2.1 工业机器人课程实践体系设计 | 第74-76页 |
5.2.2 工业机器人课程实践效果分析 | 第76-77页 |
5.3 3D打印技术课程实践 | 第77-79页 |
5.4 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教学检测与评价 | 第79-82页 |
5.4.1 教学检测 | 第79-80页 |
5.4.2 教学评价 | 第80-82页 |
5.5 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实践中存在问题分析与改进 | 第82-84页 |
5.6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的提升建议 | 第84-8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6.1 总结 | 第87页 |
6.2 展望 | 第87-89页 |
附录A | 第89-91页 |
附录B | 第91-101页 |
附录C | 第10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7页 |
致谢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