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依据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8-21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18页 |
2.2.2 问卷调查法 | 第18-19页 |
2.2.3 访谈法 | 第19-20页 |
2.2.4 数理统计法 | 第20-21页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1-32页 |
3.1 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满意度现状 | 第21-27页 |
3.1.1 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在训练满意度各维度上满意情况 | 第21-22页 |
3.1.2 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对训练经费投入的满意度情况 | 第22-23页 |
3.1.3 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对教练员指导训练的满意度情况 | 第23-24页 |
3.1.4 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对训练场地设施条件的满意度情况 | 第24-25页 |
3.1.5 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对训练科研监控的满意度情况 | 第25-26页 |
3.1.6 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对教练员心理训练的满意度情况 | 第26-27页 |
3.2 影响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满意度成因分析 | 第27-32页 |
3.2.1 教练员执教能力 | 第28页 |
3.2.2 机制建设 | 第28-29页 |
3.2.3 经费保障 | 第29-30页 |
3.2.4 竞赛体系 | 第30页 |
3.2.5 发展理念 | 第30-31页 |
3.2.6 文化氛围 | 第31页 |
3.2.7 运动员自身 | 第31-32页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第32-36页 |
4.1 结论 | 第32页 |
4.2 建议 | 第32-36页 |
4.2.1 建立“能上能下”的高水平田径教练员考核用人机制 | 第32-33页 |
4.2.2 加快推动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机制建设步伐,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训练提供制度保障 | 第33页 |
4.2.3 加大对高水平田径运动队专项经费的力度 | 第33-34页 |
4.2.4 借鉴美国田径竞赛体系,建立健全“以赛代练”的高校田径竞赛体系 | 第34页 |
4.2.5 充分汲取国外田径先进发展理念,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田径训练体制 | 第34页 |
4.2.6 精心打造田径特色校园文化,着力提升高水平田径运动员满意度 | 第34-35页 |
4.2.7 增加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实战和理论培训机会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附件1 | 第41-43页 |
附件2 | 第43-46页 |
附件3 | 第46-47页 |
附件4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