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20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11-12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一)国际理解教育 | 第17页 |
(二)校本化 | 第17-18页 |
(三)国际理解教育校本化 | 第18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8-19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9页 |
(三)访谈法 | 第19页 |
(四)观察法 | 第19页 |
(五)统计分析法 | 第19-20页 |
第一章 国际理解教育校本化现状 | 第20-27页 |
一、问卷调查 | 第20-23页 |
(一)问卷设计 | 第20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20页 |
(三)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20-23页 |
二、个别访谈 | 第23-27页 |
(一)访谈设计 | 第23-25页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国际理解教育校本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7-32页 |
一、国际理解教育校本化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一)校本课程实施中偏重学科知识灌输 | 第27-28页 |
(二)校本课程讲授时依赖教材 | 第28页 |
(三)教师不能准确的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 第28-29页 |
(四)校本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 第29页 |
二、国际理解教育校本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2页 |
(一)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纲要不明确 | 第29-30页 |
(二)校园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 | 第30页 |
(三)教师对于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不清晰 | 第30页 |
(四)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不合理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国际理解教育校本化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32-39页 |
一、依托地域资源,开发灵活多样的课程内容 | 第32-33页 |
(一)利用校园文化,开发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资源 | 第32页 |
(二)完善课程设置,加强校本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 第32-33页 |
二、强调三位一体,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完善和整合 | 第33-36页 |
(一)结合育人目标,定位学生发展 | 第33-34页 |
(二)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国际理解认识 | 第34-35页 |
(三)转变教育模式,注重素质教育 | 第35-36页 |
三、定位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价值,建构合适的课程评价体系 | 第36-37页 |
(一)编写课程纲要,推动课程实施 | 第36页 |
(二)明确价值目标,重视教育体验 | 第36-37页 |
(三)优化评价方案,发展学生个性 | 第37页 |
四、课堂上增进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融合,培养面向未来的国际公民 | 第37-39页 |
(一)秉持核心价值观导向作用,继承、发扬和创新民族文化 | 第37-38页 |
(二)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教会学生学会共处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附录 | 第45-48页 |
附录1 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校本化学生问卷 | 第45-47页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第47-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