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1 前言 | 第12-14页 |
2 光密度对水稻秧苗形态、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第14-16页 |
2.1 光密度对水稻秧苗形态的影响 | 第14-15页 |
2.2 光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5页 |
2.3 光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第15-16页 |
3 光谱分布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第16页 |
4 光谱分布对其他植物产量的影响 | 第16-17页 |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6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7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4页 |
第二章 不同光密度的红蓝绿LED复合光对水稻秧苗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24-36页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1.1 试验材料和设计 | 第25-26页 |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6-27页 |
1.3 统计分析 | 第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1页 |
2.1 光密度对水稻秧苗株高、茎粗和根数的影响 | 第27-28页 |
2.2 光密度对水稻秧苗生物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 光密度对水稻秧苗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29页 |
2.4 光密度对水稻秧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2.5 光密度对水稻秧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31-34页 |
3.1 不同光密度对秧苗形态的影响 | 第31页 |
3.2 不同光密度秧苗对生物量的影响 | 第31页 |
3.3 不同光密度对秧苗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 不同光密度对秧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第三章 不同光密度的红蓝绿LED复合光对水稻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第36-50页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1.1 试验材料和设计 | 第37-38页 |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38页 |
1.3 统计与分析 | 第38-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2.1 不同光密度对水稻株高、叶龄和茎蘖数的影响 | 第39-40页 |
2.2 不同光密度对水稻灌浆期剑叶形态及叶面积的影响 | 第40页 |
2.3 不同光密度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2.4 不同光密度对水稻叶片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第42-43页 |
2.5 不同光密度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43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第四章 光谱分布对水稻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第50-66页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1.1 试验材料和设计 | 第51-52页 |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52页 |
1.3 统计与分析 | 第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8页 |
2.1 光谱分布对水稻株高和茎蘖数的影响 | 第52-53页 |
2.2 光谱分布对水稻叶片松散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2.3 光谱分布对水稻生物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2.4 光谱分布对水稻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2.5 光谱分布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2.6 光谱分布对水稻茎叶物质运输及转换的影响 | 第57-58页 |
2.7 光谱分布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58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58-62页 |
3.1 光谱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第58-59页 |
3.2 光谱对水稻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59页 |
3.3 光谱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3.4 光谱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 | 第60-61页 |
3.5 光谱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第五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第66-76页 |
1 讨论 | 第66-70页 |
1.1 光密度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 第66页 |
1.2 光密度对水稻秧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1.3 光密度对水稻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第67-68页 |
1.4 光谱分布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第68-69页 |
1.5 光谱分布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69页 |
1.6 光谱分布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69-70页 |
2 结论 | 第70-71页 |
3 本研究创新点 | 第71页 |
4 本研究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