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第12-13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2页 |
(二)相关理论 | 第12-13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6-18页 |
(一)创新性 | 第16-17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一章 上海海事监管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 第18-25页 |
一、国家战略要求和国际环境 | 第18-22页 |
(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 第18-19页 |
(二)海洋强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 | 第19-20页 |
(三)上海自贸区建设 | 第20页 |
(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 第20-21页 |
(五)国际形势 | 第21-22页 |
二、海事自我改革需要 | 第22-23页 |
(一)转制为公务员管理的需求 | 第22页 |
(二)系统内标杆地位的要求 | 第22页 |
(三)海事部门发展目标要求 | 第22-23页 |
三、上海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上海海事监管模式现状 | 第25-37页 |
一、上海海事局简介 | 第25-31页 |
(一)总体情况 | 第25-27页 |
(二)辖区情况 | 第27页 |
(三)监管队伍建设 | 第27-31页 |
二、海事业务监管现状 | 第31-33页 |
(一)通航管理 | 第31-32页 |
(二)船舶管理 | 第32页 |
(三)危防管理 | 第32-33页 |
(四)船员管理 | 第33页 |
三、海事监管相关法律法规 | 第33-34页 |
四、海事监管的外部延伸 | 第34-37页 |
第三章 上海海事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37-45页 |
一、监管理念保守 | 第38-40页 |
(一)价值观滞后于改革需求 | 第38-39页 |
(二)职能定位不合理 | 第39-40页 |
二、监管法治环境不健全 | 第40-41页 |
(一)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40-41页 |
(二)执法人员和行政相对人法治观念落后 | 第41页 |
(三)地方立法工作参与度较低 | 第41页 |
三、监管协同性差 | 第41-43页 |
(一)内部信息不畅 | 第41-42页 |
(二)与其他涉水行政部门的信息共享建设不到位 | 第42页 |
(三)与外部单位开展协作治理的能力不足 | 第42-43页 |
(四)海事部门和地方大型企业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化 | 第43页 |
四、新型监管手段应用不足 | 第43-45页 |
(一)信息化手段未充分实践 | 第43页 |
(二)现有数据资源未充分挖掘 | 第43-45页 |
第四章 世界先进海事监管模式 | 第45-50页 |
一、新加坡 | 第45-46页 |
(一)监管理念先进,职能定位准确 | 第45页 |
(二)海事部门具有灵活的立法权力和管理权限 | 第45-46页 |
(三)实行诚信管理和风险源管理,调动社会自治 | 第46页 |
(四)重视科技手段开发及应用 | 第46页 |
二、美国 | 第46-48页 |
(一)部门精简,职能集聚 | 第47页 |
(二)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优势明显 | 第47页 |
(三)监管方式灵活划分 | 第47页 |
(四)执法装备先进精良 | 第47-48页 |
三、香港 | 第48-50页 |
(一)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完整 | 第48页 |
(二)发挥社会监督力量 | 第48-49页 |
(三)监管理念清晰且落实到位 | 第49-50页 |
第五章 上海海事监管模式创新对策与建议 | 第50-58页 |
一、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治基础建设 | 第51-52页 |
(一)推进海事法律法规的立、改、废 | 第51页 |
(二)以立法的形式固化经验 | 第51页 |
(三)融入地方立法工作 | 第51页 |
(四)推进国际海事公约转换为国内法规 | 第51-52页 |
二、再造海事职能,加大改革深度广度力度 | 第52-53页 |
(一)简政放权,责权明晰 | 第52页 |
(二)灵活应对新领域新任务 | 第52页 |
(三)联合社会力量,开展海事事务外包合作 | 第52-53页 |
(四)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 第53页 |
三、优化组织结构,构建高效运转机制 | 第53-54页 |
(一)系统集成,精简机构 | 第53-54页 |
(二)管理结构扁平化,增强上下互联互通 | 第54页 |
(三)打开外部合作接口 | 第54页 |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强调科技创新为引领 | 第54-56页 |
(一)强化海事部门的移动治理能力 | 第54-55页 |
(二)加强数据挖掘,提升预警预判能力 | 第55页 |
(三)加强海事系统内部的信息整合能力 | 第55页 |
(四)加强海事部门与部分涉水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建设 | 第55-56页 |
五、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 第56-58页 |
(一)充实监管队伍,提升专业水平 | 第56页 |
(二)灵活配置执法力量,向基层倾斜 | 第56页 |
(三)破除“指标化”监管考核,探索有效激励机制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