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电动力水下航行器电池荷电状态估算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课题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课题研究现状第13-23页
        1.3.1 水下航行器电池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2 水下航行器电池SOC估算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7-23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23-24页
    1.5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2章 水下航行器电池及SOC影响因素第26-40页
    2.1 水下航行器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6-28页
        2.1.1 水下航行器电池的结构第26-28页
        2.1.2 水下航行器电池的工作原理第28页
    2.2 水下航行器电池的生产工艺第28-31页
    2.3 水下航行器电池的性能指标第31-33页
    2.4 水下航行器电池的充放电特性第33-35页
    2.5 水下航行器电池容量的影响因素第35-38页
    2.6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3章 水下航行器电池的性能试验第40-52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电池测试系统简介第40-42页
    3.3 试验条件第42页
    3.4 水下航行器电池的充放电模式第42-43页
        3.4.1 充电模式简介第43页
        3.4.2 放电模式介绍第43页
    3.5 电池的充放电循环试验第43-50页
        3.5.1 水下航行器电池恒流放电的电压特性第43-44页
        3.5.2 水下航行器充电电压特性第44-45页
        3.5.3 水下航行器电池的滞回特性第45-46页
        3.5.4 放电倍率对容量的影响第46-47页
        3.5.5 电池在脉冲循环时的电压响应第47-49页
        3.5.6 剩余容量对内阻的影响第49-50页
    3.6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4章 修正开路电压法估算电池SOC第52-66页
    4.1 引言第52-54页
        4.1.1 电池SOC与开路电压的关系第52-53页
        4.1.2 修正开路电压法的提出背景第53-54页
    4.2 电池的滞回特性第54-58页
        4.2.1 电池滞回特性曲线第54页
        4.2.2 电池滞回特性的理论基础第54-58页
    4.3 修正开路电压法第58-63页
        4.3.1 放电结束后静置时间对开路电压的影响第58-60页
        4.3.2 充电结束后静置时间对开路电压的影响第60-62页
        4.3.3 修正开路电压法的应用第62-63页
    4.4 修正开路电压法的试验验证第63-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5章 神经网络法估算水下航行器电池SOC第66-78页
    5.1 引言第66页
    5.2 神经网络模型及算法理论综述第66-70页
        5.2.1 神经网络及其特征第66-67页
        5.2.2 神经网络模型及网络结构设计第67-69页
        5.2.3 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第69页
        5.2.4 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第69-70页
    5.3 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和验证第70-76页
        5.3.1 网络输入、输出变量的选取第70-71页
        5.3.2 样本的选取第71-73页
        5.3.3 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与验证第73-76页
    5.4 神经网络法与修正开路电压法的比较第76页
    5.5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2页
    6.1 全文总结第78-79页
    6.2 创新点第79页
    6.3 工作展望第79-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分解的多目标优化算法研究及其在小水电调度中的应用
下一篇:拖拉机线控液压转向系统理想角传动比获取及系统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