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的行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7-17页 |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7-9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7-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一)对初中语文学困生定义界定的研究 | 第9-10页 |
(二)对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的研究 | 第10-12页 |
(三)对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13-14页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一)初中语文学困生 | 第14页 |
(二)行动研究 | 第14-15页 |
五、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5-16页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研究设计与对象筛选 | 第17-22页 |
一、教育测量法,分析学困现状 | 第17页 |
二、访谈法全面深入探究被研究者 | 第17-18页 |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确定研究对象 | 第18-22页 |
第二章 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的行动研究 | 第22-39页 |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 | 第22-27页 |
二、第二轮行动研究 | 第27-31页 |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 | 第31-33页 |
四、第四轮行动研究 | 第33-37页 |
五、四轮行动研究的成效总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行动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第39-43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39-41页 |
二、研究反思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53页 |
附录1:影响初中语文语文学困生因素的调查量表 | 第45-50页 |
附录2:与B生班主任Y的访谈整理 | 第50-51页 |
附录3:与A生的面对面访谈记录 | 第51-52页 |
附录4:九上第一单元基础测试卷(总分90分)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55页 |
附件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