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SRC-3在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第12-13页
Abstract第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35页
    1.1 李斯特菌(listeria)第14-19页
        1.1.1 listeria概述第14页
        1.1.2 listeria表型特征第14-15页
        1.1.3 listeria基因型特征第15页
        1.1.4 listeria毒力因子第15-19页
            1.1.4.1 环境耐受性相关毒力因子第18页
            1.1.4.2 黏附侵袭性相关毒力因子第18页
            1.1.4.3 细胞内感染性相关毒力因子第18-19页
            1.1.4.4 其他毒力因子第19页
    1.2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s)第19-29页
        1.2.1 L.monocytogenes危害第19-20页
        1.2.2 L.monocytogenes感染后的固有免疫第20-26页
            1.2.2.1 IFN-γ和TNF第21页
            1.2.2.2 Ⅰ型干扰素第21-22页
            1.2.2.3 ROS第22-23页
            1.2.2.4 中性粒细胞第23页
            1.2.2.5 巨噬细胞第23-24页
            1.2.2.6 树突状细胞第24页
            1.2.2.7 Toll样受体第24页
            1.2.2.8 MyD88第24-25页
            1.2.2.9 IRAKM第25页
            1.2.2.10 RIP2第25页
            1.2.2.11 NF-κB第25-26页
            1.2.2.12 T细胞和T细胞凋亡第26页
        1.2.3 获得性免疫第26-29页
            1.2.3.1 CD8~+T细胞第26-28页
            1.2.3.2 CD4~+T细胞第28-29页
    1.3 类固醇受体辅激活子3第29-33页
        1.3.1 SRC-3的蛋白结构和分子功能第29-30页
        1.3.2 SRC-3表达与蛋白后修饰第30-31页
        1.3.3 SRC-3在癌症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图7)第31-33页
            1.3.3.1 SRC-3与细胞周期第31页
            1.3.3.2 SRC-3与细胞凋亡第31-32页
            1.3.3.3 SRC-3与细胞侵袭和转移第32-33页
            1.3.3.4 SRC-3在免疫中的作用第33页
    1.4 立题背景第33-3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5-56页
    2.1 实验材料第35-38页
        2.1.1 小鼠第35页
        2.1.2 菌株第35页
        2.1.3 细胞第35页
        2.1.4 主要试剂第35-37页
        2.1.5 主要仪器第37-38页
    2.2 实验方法第38-56页
        2.2.1 DNA相关实验方法第38-43页
            2.2.1.1 DH5α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与转化第38-39页
            2.2.1.2 质粒的小量提取(碱裂解法)第39页
            2.2.1.3 质粒的中量提取第39-40页
            2.2.1.4 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的构建第40-42页
            2.2.1.5 点突变第42-43页
        2.2.2 RNA相关实验及方法第43-45页
            2.2.2.1 总RNA提取第43-44页
            2.2.2.2 逆转录合成cDNA第44页
            2.2.2.3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第44-45页
        2.2.3 蛋白质相关实验及方法第45-46页
            2.2.3.1 蛋白质样品制备第45页
            2.2.3.2 蛋白质浓度测定(BCA法)第45-46页
            2.2.3.3 蛋白电泳和Western Blot第46页
        2.2.4 细胞相关实验及方法第46-50页
            2.2.4.1 细胞培养第46-47页
            2.2.4.2 细胞瞬时转染(Fugene6转染)第47-48页
            2.2.4.3 稳定细胞系的建立第48页
            2.2.4.4 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第48-49页
            2.2.4.5 骨髓细胞分离及原代骨髓衍生细胞的刺激分化第49页
            2.2.4.6 流式分析骨髓衍生巨噬细胞分化率第49页
            2.2.4.7 流式分析细胞活性氧的产生第49页
            2.2.4.8 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活性氧的产生第49-50页
        2.2.5 小鼠相关实验及方法第50-52页
            2.2.5.1 SRC-3基因敲除小鼠的鉴定第50-51页
            2.2.5.2 L.monocytogenes感染小鼠实验第51-52页
        2.2.6 切片相关实验及方法第52-53页
            2.2.6.1 石蜡切片第52页
            2.2.6.2 H.E.染色第52-53页
        2.2.7. ELISA检测TNF-α、IL-1β、IL-6和IFN-β等细胞因子第53-54页
        2.2.8. TUNEL第54-56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56-73页
    3.1 SRC-3~(-/-)小鼠表现出对L.monocytogenes敏感性减弱第56页
    3.2 SRC-3~(-/-)小鼠表现出对L.monocytogenes更强的清除能力第56-57页
    3.3 SRC-3~(-/-)小鼠表现出对L.monocytogenes体重变化减轻第57-58页
    3.4 L.monocytogenes感染后SRC-3~(-/-)小鼠表现出更轻的组织学损伤第58-60页
    3.5 L.monocytogenes感染后SRC-3~(-/-)小鼠表达更少的NRROS第60-61页
    3.6 SRC-3~(-/-)BMDM对L.monocytogenes的清除能力加强第61页
    3.7 L.monocytogenes感染后SRC-3~(-/-)BMDM表达更少的NRROS第61-62页
    3.8 L.monocytogenes感染后SRC-3~(-/-)BMDM产生更多的ROS第62-64页
    3.9 在RAW264.7中SRC-3可调控NRROS的转录第64-65页
    3.10 SRC-3~(-/-)小鼠中IFN-β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减少第65-66页
    3.11 感染L.monocytogenes后SRC-3~(-/-)小鼠脾脏中细胞凋亡减少第66-67页
    3.12 感染L.monocytogenes后SRC-3~(-/-)小鼠脾脏中CD4~+和CD8~+T细胞相对较高第67-69页
    3.13 L.monocytogenes感染后SRC-3~(-/-)小鼠表现出更轻的炎症反应第69-70页
    3.14 SRC-3~(-/-)小鼠ISR通路相关基因表达量减少第70-71页
    3.15 在RAW264.7中SRC-3通过与IFN-β启动子上IRF-3刺激结合元件结合而促进其转录第71-73页
第四章 讨论第73-76页
参考文献第76-86页
缩略语及英文全称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信息监管领域的约谈制度研究
下一篇:基于NVMe接口的三维闪存固态盘固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