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监督有效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论文内容框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可能的研究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监事会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第一节 监事会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 | 第14-18页 |
一、股权结构和激励 | 第14-15页 |
二、监事会特质 | 第15-16页 |
三、监事会独立性 | 第16-18页 |
第二节 监事会监督效应 | 第18-22页 |
一、公司绩效 | 第18-19页 |
二、代理成本 | 第19-20页 |
三、盈余管理 | 第20页 |
四、会计信息质量 | 第20-22页 |
第三节 文献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监事会的理论基础及制度现状 | 第23-34页 |
第一节 监事会的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一、两权分离理论 | 第23-24页 |
二、分权制约理论 | 第24-25页 |
三、监事会制度是公司和公司法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 第25-26页 |
第二节 不同监事会模式的比较考察 | 第26-29页 |
一、双层制模式 | 第26-27页 |
二、单层制模式 | 第27页 |
三、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并存与选择的双重模式 | 第27-29页 |
第三节 中国监事会的制度模式及运行现状 | 第29-34页 |
一、监事会的制度模式 | 第29页 |
二、监事会的职能 | 第29-31页 |
三、监事会的职能特点 | 第31-32页 |
四、中国监事会制度运行现状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监事会监督有效性实证研究设计 | 第34-49页 |
第一节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4-37页 |
一、监事会规模特征 | 第34页 |
二、监事会运行特征 | 第34-35页 |
三、监事会激励特征 | 第35页 |
四、监事会胜任特征 | 第35-37页 |
第二节 样本的选取和变量的度量 | 第37-40页 |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 第37页 |
二、样本的选取和度量 | 第37-39页 |
三、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40-49页 |
一、描述性分析 | 第40-45页 |
二、相关性分析 | 第45-46页 |
三、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 第46-49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49-51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监事会制度的建议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