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国民收入、国民财富论文

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测度及机制分解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2-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7-25页
    2.1 代际收入流动性测度的研究现状第17-21页
        2.1.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2.1.2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1页
    2.2 代际收入传递机制的研究现状第21-23页
        2.2.1 国外研究现状第21-22页
        2.2.2 国内研究现状第22-23页
    2.3 文献评述与本文工作第23-25页
第3章 理论模型与计量偏误第25-32页
    3.1 理论模型第25-26页
    3.2 计量偏误与降低方法第26-32页
        3.2.1 代际收入弹性计量偏误分析第27-28页
        3.2.2 降低估计偏误的方法第28-32页
第4章 我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测度第32-50页
    4.1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第32-37页
        4.1.1 模型设定第32-33页
        4.1.2 数据的选取第33-35页
        4.1.3 数据预处理第35-36页
        4.1.4 变量设定第36-37页
    4.2 代际收入弹性测度第37-41页
        4.2.1 最小二乘法回归结果第37-39页
        4.2.2 代际收入弹性变化趋势第39-41页
    4.3 代际收入弹性的差异性分析第41-45页
        4.3.1 分位数回归第42-43页
        4.3.2 代际收入弹性的群体差异第43-45页
    4.4 代际收入转换矩阵第45-50页
第5章 代际收入传递的机制分解第50-64页
    5.1 代际收入传递机制的理论分析第50-52页
        5.1.1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分析第50-51页
        5.1.2 社会资本代际传递的分析第51-52页
        5.1.3 其他资本代际传递的分析第52页
        5.1.4 各种资本的交叉传递分析第52页
    5.2 代际收入传递机制实证分析第52-61页
        5.2.1 变量设定第53-54页
        5.2.2 逐步回归法第54-56页
        5.2.3 前人代际收入传递机制分解方法第56-58页
        5.2.4 改进后的代际收入传递机制分解第58-61页
    5.3 代际收入传递机制群体差异第61-64页
第6章 结论和对策第64-67页
    6.1 主要结论第64-65页
    6.2 对策建议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致谢第72-7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分析型KAN0模型的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下一篇:J照明工程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