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基本电子电路论文--振荡技术、振荡器论文--振荡器论文

应用于超宽带毫米波频率源的36~40GHz VCO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指标第1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页
        1.3.2 设计指标第11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1-13页
第2章 压控振荡器设计基础第13-31页
    2.1 振荡器基本原理第13-14页
        2.1.1 振荡器的双端口反馈模型第13页
        2.1.2 振荡器的单端口负阻模型第13-14页
    2.2 压控振荡器的性能指标第14-16页
        2.2.1 调谐范围第14-15页
        2.2.2 相位噪声第15页
        2.2.3 调谐增益第15-16页
        2.2.4 输出功率第16页
        2.2.5 压控振荡器的功耗第16页
    2.3 振荡器的分类第16-22页
        2.3.1 环形振荡器第16-17页
        2.3.2 交叉耦合振荡器第17-19页
        2.3.3 Colpitts振荡器第19-22页
    2.4 压控振荡器相位噪声分析和优化第22-23页
    2.5 相位噪声的影响第23-25页
    2.6 相位噪声模型第25-30页
        2.6.1 线性时不变相位噪声模型第25-27页
        2.6.2 线性时变相位噪声模型第27-30页
    2.7 相位噪声改善技术第30页
    2.8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压控振荡器设计与前仿真第31-53页
    3.1 振荡器设计要点第31页
    3.2 振荡器结构选择第31-32页
    3.3 振荡器关键器件选取第32-36页
        3.3.1 晶体管选择第32页
        3.3.2 电感选择第32-35页
        3.3.3 变容管选择第35-36页
    3.4 Colpitts振荡器结构优化第36-40页
        3.4.1 电感峰化技术第36页
        3.4.2 尾电流源优化第36-37页
        3.4.3 开关电容技术第37页
        3.4.4 负Miller电容补偿技术第37-38页
        3.4.5 cascode缓冲输出第38-39页
        3.4.6 超突变结可变电容的反向偏置方法第39-40页
    3.5 压控振荡器电路设计第40-42页
    3.6 压控振荡器前仿真第42-49页
        3.6.1 超突变结可变电容不同偏置方法的相噪仿真第42页
        3.6.2 谐振腔电感特性曲线仿真第42-43页
        3.6.3 谐振腔可变电容特性曲线仿真第43页
        3.6.4 振荡器调谐范围和相位噪声仿真第43-46页
        3.6.5 输出幅度仿真第46-49页
        3.6.6 工作电流仿真第49页
    3.7 前仿真结果总结第49-50页
    3.8 仿真结果分析第50-51页
    3.9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4章 压控振荡器的版图设计与路场混合仿真第53-63页
    4.1 版图设计考虑第53-54页
        4.1.1 谐振腔版图设计第53-54页
        4.1.2 版图对称性第54页
    4.2 压控振荡器版图设计第54-56页
    4.3 整体版图路场混合仿真第56-61页
        4.3.1 振荡器调谐范围和相位噪声路场混合仿真第56-59页
        4.3.2 输出幅度路场混合仿真第59-61页
        4.3.3 工作电流路场混合仿真第61页
    4.4 路场混合仿真结果总结第61-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5.1 工作总结第63页
    5.2 工作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71页
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低功耗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研究
下一篇:W波段硅基功率放大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