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舒伯特与理查·施特劳斯生平简介与音乐创作 | 第11-24页 |
第一节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艺术歌曲发展概述 | 第11-17页 |
一、艺术歌曲的产生与发展 | 第11-14页 |
二、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 | 第14-17页 |
第二节 舒伯特生平简介与音乐创作 | 第17-20页 |
一、短暂而压抑的艺术人生 | 第17-18页 |
二、涉猎广泛的音乐创作 | 第18-20页 |
第三节 理查·施特劳斯生平简介与音乐创作 | 第20-24页 |
一、优越的童年生活与丰富的人生经历 | 第20-21页 |
二、后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高峰 | 第21-24页 |
第二章 ?舒伯特与理查施特劳斯《小夜曲》之比较分析 | 第24-48页 |
第一节 舒伯特《小夜曲》艺术特征分析 | 第24-34页 |
一、诗与乐的水乳交融 | 第25-29页 |
二、简洁而灵活的曲式结构 | 第29-30页 |
三、富有艺术表现力的钢琴伴奏 | 第30-34页 |
第二节 理查·施特劳斯《小夜曲》艺术特征分析 | 第34-45页 |
一、“诗意与戏剧性”相结合的完美体现 | 第35-40页 |
二、富于变化的曲式结构与调性布局 | 第40-43页 |
三、充满诗情画意的钢琴伴奏 | 第43-45页 |
第三节 两首《小夜曲》艺术特征的异同 | 第45-48页 |
一、诗乐结合方面 | 第45-46页 |
二、曲式结构与调性布局方面 | 第46-47页 |
三、钢琴伴奏方面 | 第47-48页 |
第三章 两首《小夜曲》的演唱诠释 | 第48-60页 |
第一节 舒伯特《小夜曲》的演唱诠释 | 第48-54页 |
一、歌词读音规律 | 第48-50页 |
二、演唱处理 | 第50-53页 |
三、与钢琴伴奏的融合 | 第53-54页 |
第二节 理查·施特劳斯《小夜曲》的演唱诠释 | 第54-57页 |
一、歌词读音规律 | 第54-55页 |
二、演唱处理 | 第55-56页 |
三、与钢琴伴奏的融合 | 第56-57页 |
第三节 两首《小夜曲》演唱诠释的比较分析 | 第57-60页 |
一、相同点 | 第57-58页 |
二、不同点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