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远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2 远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论文重点与难点 | 第17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灌装生产线远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总体方案 | 第19-27页 |
2.1 需求分析 | 第19-21页 |
2.2 总体方案设计 | 第21-25页 |
2.2.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第21-22页 |
2.2.2 数据分析流程设计 | 第22-23页 |
2.2.3 远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终端架构设计 | 第23-24页 |
2.2.4 远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数据分析关键技术研究 | 第27-41页 |
3.1 spc在远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中的应用 | 第27-32页 |
3.1.1 控制图在远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中的应用 | 第27-30页 |
3.1.2 直方图在远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中的应用 | 第30-31页 |
3.1.3 过程能力指数在远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3.2 控制图异常识别 | 第32-40页 |
3.2.1 控制图异常识别的方案设计 | 第32-33页 |
3.2.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控制图模式识别 | 第33-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远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终端设计 | 第41-69页 |
4.1 数据采集终端硬件设计 | 第41-52页 |
4.1.1 数据采集终端硬件总体方案设计 | 第41-42页 |
4.1.2 数据采集终端最小系统设计 | 第42-43页 |
4.1.3 数据采集终端通信模块设计 | 第43-46页 |
4.1.4 数据采集终端采集模块设计 | 第46-50页 |
4.1.5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 第50-51页 |
4.1.6 硬件可靠性设计 | 第51-52页 |
4.2 数据采集终端固件设计 | 第52-64页 |
4.2.1 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移植 | 第52-54页 |
4.2.2 数据采集终端工作流程设计 | 第54-57页 |
4.2.3 通讯程序设计 | 第57-61页 |
4.2.4 驱动程序设计 | 第61-64页 |
4.3 数据采集终端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64-68页 |
4.3.1 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设计 | 第64-66页 |
4.3.2 数据上传方案设计 | 第66-67页 |
4.3.3 上位机软件多线程设计 | 第67-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远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软件设计 | 第69-81页 |
5.1 远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客户端设计 | 第69-72页 |
5.1.1 客户端功能模块划分 | 第69页 |
5.1.2 客户端功能模块设计 | 第69-72页 |
5.2 远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服务端设计 | 第72-79页 |
5.2.1 服务端数据库设计与优化 | 第72-77页 |
5.2.2 服务端web服务设计 | 第77-7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六章 远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实现 | 第81-93页 |
6.1 开发平台与开发框架的选择 | 第81页 |
6.2 远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终端的实现 | 第81-86页 |
6.2.1 数据采集环境介绍 | 第81-82页 |
6.2.2 数据采集终端的实现 | 第82-85页 |
6.2.3 终端上位机软件的实现 | 第85-86页 |
6.3 远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软件的实现 | 第86-91页 |
6.3.1 用户登录模块的实现 | 第86页 |
6.3.2 设备监测模块的实现 | 第86-87页 |
6.3.3 数据分析模块的实现 | 第87-88页 |
6.3.4 视频监控模块的实现 | 第88-90页 |
6.3.5 专家会议模块的实现 | 第90-91页 |
6.3.6 生产查询模块的实现 | 第9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3-95页 |
7.1 总结 | 第93-94页 |
7.2 展望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