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2.3 总体评价 | 第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第2章 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1 基层公务员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1.1 公务员的定义 | 第19页 |
2.1.2 基层公务员的范围 | 第19页 |
2.1.3 基层公务员的人员构成 | 第19-20页 |
2.1.4 基层公务员的人员特点 | 第20页 |
2.2 激励机制与其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2.3 激励机制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2.3.1 需求层次理论 | 第21-22页 |
2.3.2 双因素激励理论 | 第22-23页 |
2.3.3 期望理论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某市LS区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35页 |
3.1 某市LS区基层公务员的激励机制现状 | 第25-32页 |
3.1.1 针对LS区基层公务员激励现状问卷设计和答卷者的结构 | 第25-26页 |
3.1.2 问卷调查的数据汇总分析 | 第26-32页 |
3.1.2.1 工作整体满意度状况分析 | 第26-28页 |
3.1.2.2 工作细化各个方面满意度状况分析 | 第28-32页 |
3.2 某市LS区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 第32-34页 |
3.2.1 考核机制 | 第32-33页 |
3.2.2 职位晋升 | 第33页 |
3.2.3 工作基本待遇与福利 | 第33页 |
3.2.4 工作环境 | 第33页 |
3.2.5 人员流失 | 第33-34页 |
3.2.6 培训机会少 | 第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某市LS区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5-41页 |
4.1 现有考核的标准、过程与结果运用不尽完善 | 第35-36页 |
4.2 晋升空间小且存在不公平因素 | 第36-37页 |
4.3 工资福利待遇差 | 第37-38页 |
4.4 工作环境差 | 第38页 |
4.5 离职、调动等人员流失现象明显 | 第38-39页 |
4.6 缺乏有针对性、应用监督的培训教育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完善某市LS区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建议 | 第41-48页 |
5.1 转变激励理念 | 第41-42页 |
5.1.1 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 第41页 |
5.1.2 建立职业生涯规划 | 第41-42页 |
5.2 健全考核激励相关制度 | 第42-43页 |
5.3 完善基层公务员薪酬福利动态调整体系 | 第43-44页 |
5.3.1 合理分配工资福利收入,提高竞争意识 | 第43-44页 |
5.3.2 差别化提高基层公务员的福利水平待遇 | 第44页 |
5.4 优化晋升激励机制 | 第44-45页 |
5.4.1 拓宽基层公务员的晋升空间与途径 | 第44-45页 |
5.4.2 合理设计干部选拔制度 | 第45页 |
5.5 注重正负激励相结合的奖惩激励 | 第45-46页 |
5.6 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 | 第46页 |
5.7 建立基层公务员保护机制 | 第46-47页 |
5.8 建立基层公务员激励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6.1 结论 | 第48页 |
6.2 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