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3-14页
        1.4.1 本文的创新第13页
        1.4.2 本文的不足第13-14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第14-21页
    2.1 地方政府债务理论第14-15页
        2.1.1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第14-15页
        2.1.2 财政分权理论第15页
    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第15-17页
        2.2.1 经济增长极理论第15-16页
        2.2.2 核心--边缘理论第16页
        2.2.3 新经济增长理论第16-17页
    2.3 文献综述第17-21页
        2.3.1 国外文献评述第17-19页
        2.3.2 国内文献评述第19-20页
        2.3.3 文献综述总结第20-21页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第21-30页
    3.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的比较第21-22页
    3.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体规模的分析第22-24页
    3.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具体分析第24-26页
        3.3.1 我国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第24页
        3.3.2 各地方政府的政府层级债务情况第24-25页
        3.3.3 各地方政府债务的举债主体第25-26页
        3.3.4 各地方政府的债务投向第26页
    3.4 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指标第26-29页
        3.4.1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偿还压力第26-27页
        3.4.2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债务率第27-28页
        3.4.3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逾期率第28-29页
    3.5 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的总结第29-30页
第四章 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第30-46页
    4.1 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第30-31页
    4.2 提出假说第31-32页
    4.3 模型设计第32-33页
    4.4 变量选取及数据整理第33-36页
        4.4.1 变量选取第33-35页
        4.4.2 数据整理第35-36页
    4.5 平稳性检验第36-39页
        4.5.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第36-37页
        4.5.2 面板数据的F统计量和hausman检验第37-39页
    4.6 实证检验第39-42页
        4.6.1 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39-40页
        4.6.2 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倒“U”关系的检验第40-41页
        4.6.3 检验地方政府债务区域差异性影响第41-42页
    4.7 稳健性检验第42-45页
        4.7.1 替代解释变量第42页
        4.7.2 替代解释变量的稳定性检验第42-44页
        4.7.3 加入平方项的稳定性检验第44-45页
    4.8 实证分析总结第45-46页
第五章 政策建议第46-50页
    5.1 整体性的政策建议第46-48页
    5.2 分区域的政策建议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尿素对烧结过程二噁英合成的抑制作用机理
下一篇: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