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1页 |
1.1 二噁英的特性和危害 | 第8-11页 |
1.1.1 二噁英的物化性质 | 第8-10页 |
1.1.2 二噁英的危害 | 第10-11页 |
1.2 烧结过程的烟气排放特点 | 第11-12页 |
1.2.1 烧结烟气污染物的排放状况 | 第11-12页 |
1.2.2 烧结烟气的排放特点 | 第12页 |
1.3 烧结过程二噁英的产生机制 | 第12-17页 |
1.3.1 二噁英的合成机理 | 第12-15页 |
1.3.2 烧结过程二噁英的生成 | 第15-16页 |
1.3.3 烧结过程二噁英的传输机制 | 第16-17页 |
1.4 烧结过程二噁英的减排途径 | 第17-19页 |
1.4.1 源头控制 | 第17页 |
1.4.2 过程控制 | 第17-19页 |
1.4.3 末端治理 | 第19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9-21页 |
1.5.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1.5.2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与研究方法 | 第21-30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1-2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2.2.1 烧结装置及步骤 | 第22-23页 |
2.2.2 实验方案设计 | 第23-24页 |
2.3 烧结过程二噁英检测技术 | 第24-30页 |
2.3.1 二噁英的采样、分析装置 | 第24-26页 |
2.3.2 烧结过程二噁英采样方法 | 第26-28页 |
2.3.3 烧结烟气二噁英样品分析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烧结过程二噁英排放特征研究 | 第30-36页 |
3.1 烧结过程二噁英排放的状况 | 第30-33页 |
3.1.1 原燃料氯元素含量分析 | 第30-31页 |
3.1.2 烧结过程各检测点二噁英排放状况 | 第31-33页 |
3.2 烧结过程二噁英同系物的分布特征 | 第33-34页 |
3.2.1 烧结过程二噁英同系物的分布特征 | 第33-34页 |
3.2.2 烧结二噁英PCDFs/PCDDs的比值特征 | 第34页 |
3.3 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尿素抑制二噁英合成的机理研究 | 第36-48页 |
4.1 尿素对二噁英的抑制效果及机理分析 | 第36-43页 |
4.1.1 尿素对二噁英的抑制效果 | 第36-38页 |
4.1.2 尿素减排二噁英的机理分析 | 第38-43页 |
4.2 尿素对SO_2排放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 第43-46页 |
4.2.1 尿素对SO_2排放的影响 | 第43-45页 |
4.2.2 尿素减排SO_2的机理分析 | 第45-46页 |
4.3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尿素对二噁英同系物差异性抑制的机理研究 | 第48-57页 |
5.1 尿素对二噁英同系物差异性抑制 | 第48-52页 |
5.1.1 尿素对PCDFs和PCDDs抑制的差异性 | 第48-49页 |
5.1.2 对PCDFs/PCDDs比值的影响 | 第49页 |
5.1.3 尿素对二噁英同系物抑制的差异性 | 第49-52页 |
5.2 尿素对同系物差异性抑制的机理分析 | 第52-55页 |
5.2.1 对PCDFs和PCDDs差异性抑制的机理分析 | 第52-53页 |
5.2.2 尿素对同系物抑制差异性的机理分析 | 第53-55页 |
5.3 小结 | 第55-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结论 | 第57-58页 |
6.2 展望 | 第58页 |
6.3 创新点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