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H系统复杂组网中业务路径全保护的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7-12页 |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8-10页 | 
| 1.2.1 ITU-T建议和国外研究方向 | 第8-9页 | 
| 1.2.2 国内SDH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9-10页 | 
| 1.2.3 网络管理系统 | 第10页 |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0-12页 | 
| 第2章 子网连接保护和复用段保护的基本原理 | 第12-25页 | 
| 2.1 SDH的网络结构保护机制 | 第12-14页 | 
| 2.1.1 网络结构 | 第12-13页 | 
| 2.1.2 网络保护 | 第13-14页 | 
| 2.2 子网连接保护原理 | 第14-16页 | 
| 2.3 复用段保护原理 | 第16-18页 | 
| 2.4 按照VC4划分和共享保护 | 第18-20页 | 
| 2.4.1 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 | 第18-19页 | 
| 2.4.2 共享保护 | 第19-20页 | 
| 2.5 部分保护和全保护 | 第20-23页 | 
| 2.5.1 SDH业务的交叉连接 | 第20-22页 | 
| 2.5.2 SDH业务的全保护和部分保护 | 第22-23页 | 
| 2.6 电力通信四级网现状分析 | 第23-25页 | 
| 2.6.1 光缆网架结构特点 | 第23-24页 | 
| 2.6.2 电力专用光传输系统 | 第24-25页 | 
| 第3章 复杂组网典型模型与转化 | 第25-69页 | 
| 3.1 实验环境的搭建 | 第25-28页 | 
| 3.2 SNCP与SNCP的互通 | 第28-42页 | 
| 3.2.1 SNCP与SNCP的相切 | 第28-31页 | 
| 3.2.2 SNCP与SNCP的相交 | 第31-35页 | 
| 3.2.3 SCNP与SNCP双节点互联 | 第35-42页 | 
| 3.3 SNCP与MSP的互通 | 第42-56页 | 
| 3.3.1 SNCP与MSP的相切 | 第42-45页 | 
| 3.3.2 SNCP与MSP的相交 | 第45-50页 | 
| 3.3.3 SNCP与MSP双节点互联 | 第50-56页 | 
| 3.4 MSP与MSP的互通 | 第56-65页 | 
| 3.4.1 MSP与MSP的相切 | 第56-57页 | 
| 3.4.2 MSP与MSP的相交 | 第57-61页 | 
| 3.4.3 MSP与MSP双节点互联 | 第61-65页 | 
| 3.5 小结 | 第65-69页 | 
| 3.5.1 各类全保护业务优劣对比 | 第65-66页 | 
| 3.5.2 复杂组网的等效替代子网 | 第66-69页 | 
| 第4章 全保护路径的二叉树数学模型 | 第69-78页 | 
| 4.1 拓扑图的寻路 | 第69-72页 | 
| 4.2 二叉树模型 | 第72-76页 | 
| 4.2.1 二叉树的构建过程 | 第72-74页 | 
| 4.2.2 双MSP相交的构建过程验证 | 第74-75页 | 
| 4.2.3 双SNCP双节点互联的构建过程验证 | 第75-76页 | 
| 4.3 生成命令行配置 | 第76-77页 | 
| 4.4 小结 | 第77-78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 5.1 结论 | 第78页 | 
|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78-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