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与评价--基于A公司的案例分析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导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0-13页 |
1.2 文章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2.1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4-17页 |
2.1.2 激励理论简述 | 第17-19页 |
2.2 股权激励的发展与现状 | 第19-21页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9-20页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20-21页 |
2.3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相关研究文献 | 第21-23页 |
3.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理论分析 | 第23-31页 |
3.1 股权激励的形成原因与历史背景 | 第23-24页 |
3.2 股权激励工具及做法 | 第24-26页 |
3.2.1 实股股权激励与虚股股权激励 | 第24-25页 |
3.2.2 期权工具在股权激励中的运用 | 第25-26页 |
3.3 股权激励的利弊 | 第26-28页 |
3.4 非上市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异同 | 第28-29页 |
3.5 股权激励实施的评价 | 第29-31页 |
4. A公司的股权激励与评价 | 第31-47页 |
4.1 A公司的背景介绍与行业状况 | 第31-36页 |
4.1.1 A公司的背景介绍 | 第31-33页 |
4.1.2 A公司所处行业概况 | 第33-36页 |
4.2 A公司的股权激励实施 | 第36-39页 |
4.2.1 A公司股权激励的基本思路与程序 | 第36页 |
4.2.2 A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具体实施 | 第36-39页 |
4.3 股权激励的效果评价与建议 | 第39-47页 |
4.3.1 股权激励的效果评价 | 第39-43页 |
4.3.2 改进A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建议 | 第43-47页 |
5. 完善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对策 | 第47-50页 |
5.1 构建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市场 | 第47-48页 |
5.2 建立非上市公司适用的股份定价模型 | 第48-50页 |
6. 本文的结论与存在的局限性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